[发明专利]高韧性耐磨复相钢截齿及制造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24611.0 申请日: 2011-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2925819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王军祥 申请(专利权)人: 王军祥
主分类号: C22C38/54 分类号: C22C38/54;C22C33/06;C21D9/00;E02F9/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160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韧性 耐磨 复相钢截齿 制造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磨低合金钢领域,尤其是高韧性耐磨复相钢截齿及其制造工艺,适用于中、高冲击载荷作用下,绞吸式、耙吸式等挖泥船的绞刀齿、耙头、齿座和矿山机械中的电铲斗齿、铲刃板、破碎机齿板等制造。

背景技术:

我国已有数百条大型挖沙船用于沿海、江、湖泊的吹填造陆、采沙、清淤疏浚等,挖沙船刀齿受复杂的环境(如海水腐蚀与粗沙、砾石、珊瑚礁等的复杂土质)并承受周期性的拉应力、压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矿山斗齿装在挖掘机械和电铲铲斗前端,系悬臂梁构件,直接与矿石、砂土等物料接触,既承受冲击作用,又承受弯曲作用。在服役过程中,挖沙船绞刀齿和矿山斗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刀体磨损、折断及刀齿脱落。由于齿体材料的使用寿命短,工作中刀齿的频繁更换降低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的耐磨钢齿体材料已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装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使用的耐磨齿体材料主要为高锰钢和各种低合金钢。高锰钢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韧性好且在使用中加工硬化作用强。在强烈冲击载荷及高挤压应力下,高锰钢工件表面可实现α马氏体相变而得到充分强化,但高锰钢起始硬度低(约220HB),使用时也远未发挥其性能潜力,故耐磨性能较差。低合金钢经过热处理后,可获得高强度、高硬度与一定的韧性配合,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正逐步取代传统的高锰钢而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耐磨材料。其中中国发明专利CN101906588A、CN1477225A、CN1042950A等涉及到中高碳锰系空冷贝氏体钢,以Mn、Cr、Si为主要合金元素,经过空冷、雾化水冷条件下得到均匀复相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组织。国内外常用的截齿材料为35CrMnNi、42CrMoA和55SiMnMo等,使用中易出现折弯、脆断、磨损快等缺点。康沫狂等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Si-Mn-Mo系中碳贝氏体钢,其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准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耐磨性,但该贝氏体钢中贵重元素Mo的含量通常在0.5%以上,加大了合金钢的成本。

传统的贝氏体钢存在如下问题:以C、Si、Mn和Cr为主要元素,经空冷生成贝氏体等组织结构,还不能很好满足齿体在使用中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磨损性能要求;由于齿体的结构厚度大于60mm以上,芯部难以淬透,存在大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严重降低了齿体材料的韧性和耐磨性能。

发明主要内容:

本发明针对合金钢在截齿应用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合金元素的合理设计,对熔炼、淬火、回火温度等工艺参数控制,获得一种具有高淬透性的能够制造厚壁件截齿材料,获得一种强韧性和耐磨性能优异的复相钢。

技术方案:高韧性耐磨复相钢截齿及制造工艺,其化学成分和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 0.30~0.55 Mn 1.5~2.5 Si 0.5~2.0 Cr 1.0~2.0 Ni 0.1~0.25 V0.05~0.15 Ti 0.05~0.1 Al 0.05~0.1 B 0.003~0.007 Re:0.02~0.07 S≤0.02P≤0.04,其余为Fe。上述RE是Ce和La,其中Ce≤0.06 La≤0.04。

制造本发明的高韧性耐磨复相钢,其制造工艺如下:

(1)熔炼:在500Kg中频感应电炉加入20-40mm废钢板,以尽快形成熔池;大块钢板沿炉壁四周加入,FeCr、NiFe、MnFe直接加到熔化的钢液中,待钢水熔清后加入FeSi;搅动钢液,待炉前成分调整合格后,温度升至1600~1630℃;加入硅钙合金、铝棒进行脱氧;将FeV分断成10~20mm左右小块加入。

(2)浇注:钢液出炉温度约为1530~1550℃;将RESiFe、TiFe和BFe分断成10mm左右的小块并烘烤至300℃,置入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复合处理。钢液出完炉后立即搅拌,快速扒净熔渣,然后用珍珠岩覆盖表面。钢水镇静2~3分钟后,以1480℃~1500℃将熔化钢水浇注到抽真空状态下EPS截齿模具中,并充满EPS模具热解消失后的空间而获得截齿浇铸件,浇注后维持负压真空度为0.04MPa,并保持8~12min。

(3)热处理:以消失模工艺生产出截齿坯件,经过去除冒口和清理后,按不高于80℃/h在电炉中升至900~950℃,保温4h,炉冷至室温;按不高于100℃/h升至850~900℃,保温2h,截齿出炉后直接喷水或在50~70℃水中,淬火至200~250℃以下;在电炉中升温至250~300℃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保温4h,出炉空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祥,未经王军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