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1806.X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一;苏为科;施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37/04 | 分类号: | C07B37/04;C07C41/30;C07C43/215;C07C43/23;C07H15/203;C07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结构如式(I)所示的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苯乙烯类化合物为原料,以钯盐为催化剂,季胺盐为助催化剂,硅胶为助磨剂,与固相碱一并于密闭球磨罐中球磨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所述钯盐催化剂为Pd(OAc)2、PdCl2、Pd2(dba)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所述季铵盐助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式(I)所示的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25~1∶1,所述钯盐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1~5∶100;所述季铵盐助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1~5∶1;所述硅胶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质量的2~20∶1;所述固相碱为Na2CO3、K2CO3、K3PO4、KF、Cs2CO3、NaOA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所述固相碱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1~5∶1;
式(I)、(II)、(Ⅲ)中,R1-R10各自独立为H、OH、OCH3或葡萄糖基,
式(I)中,X为I、Br或C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1∶1,所述钯盐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3∶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助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与为苯乙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8∶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碱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为高速球磨,所述高速球磨的转速为1290-2220rpm,球磨时间为0.25~2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纯化方法为:用溶剂将反应混合物洗下,过滤,滤液在沸腾状态下蒸掉部分溶剂至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干燥,得到结构式如(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所述溶剂为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如式(III)所示的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向球磨罐中投入结构如式(I)所示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式(II)所示苯乙烯类化合物,钯盐催化剂、季胺盐助催化剂、硅胶助磨剂与固相碱,所述的式(I)所示卤代芳烃类化合物与式(II)所示苯乙烯类化合物特质的量比为0.25~1∶1;所述钯盐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3∶100;所述季铵盐助催化剂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3∶1;所述硅胶与为苯乙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8∶1;所述固相碱与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0.5~2∶1,将所述球磨罐置于球磨机中以1290~2220rpm的转速球磨反应0.5~1h;反应结束后,用乙醇将反应混合物洗下,过滤,滤液在沸腾状态下蒸掉部分乙醇至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干燥,得到芪类化合物;所述钯盐催化剂为Pd(OAc)2、PdCl2、Pd2(dba)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所述季铵盐助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所述固相碱为Na2CO3、K2CO3、K3PO4、KF、Cs2CO3、NaOA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18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涂线干燥箱节能系统
- 下一篇:尼龙网织增强喷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