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前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18461.2 | 申请日: | 201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苗凯;蒋枫;徐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06 | 分类号: | B60B3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轴及应用该前轴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转向前轴的制造工艺主要是采用锻造工艺(包括模锻 工艺、辊锻工艺、辊模锻复合工艺、模锻锤工艺),该工艺锻造的前轴虽 然成型比较容易,但此类前轴的受力却不合理,在汽车制动时,会出现局 部应力过大,特别是前轴的腹板及转角处应力过大会使前轴失效。为了减 小该处的应力值,现有技术通过增加前轴的截面面积来解决上述问题,但 这就意味着整车的非簧载质量必须要增加,进而降低了整车的舒适性;同 时,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也无疑增加了锻造和整车企业的成本 压力。
因此,如何提高前轴的强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 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转向节连接的主销孔,所 述本体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汽车悬架的安装座,位于所述板簧座 之间的本体侧壁形成有加强筋。
优选地,该板簧座邻近所述主销孔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圆弧过渡处,所 述第一圆弧过渡处的本体的侧壁形成有加强筋。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处的本体的侧壁的加强筋与所述板簧 座之间的夹角为20°-170°。
优选地,该加强筋与所述本体通过锻造工艺一体成形。
优选地,该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该第一加强筋竖直地设置于所述 本体侧壁上。
优选地,该板簧座之间的本体上平面低于所述板簧座上平面,所述本 体的上平面与每一板簧面之间形成第二圆弧过渡处,所述加强筋还包括第 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于第二圆弧过渡处的本体的侧壁上。
优选地,该第二加强筋关于第一加强筋对称设置。
优选地,该本体中部横截面为T型或工字型结构。
优选地,该加强筋的厚度为10-3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前轴的汽车。
该种结构可有效降低汽车在制动时出现的制动应力峰值效果、提高了 该前轴的疲劳强度。另外,在保证前轴能够承载同等轴荷的条件下,该种 结构的前轴可采用较少的材料,因此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前轴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前轴100,其用于汽车中。该 前轴100包括本体1、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7及第三加强筋9,所述 本体1、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7及第三加强筋9通过锻造而一体成 型。
该本体1的中部截面大致为工字或T字型结构,其两端设置有用于与 汽车转向节(图未示)连接的主销孔12。该主体1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 用于安装汽车悬架的安装座13。每一安装座13邻近各自对应的主销孔12 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圆弧过渡处14。所述两个安装座13之间的本体1的上 平面11低于所述安装座13的上平面。该本体1的上平面11与每一板簧 面13之间形成第二圆弧过渡处15。
经过CAE分析,该本体1的腹板由于厚度较薄,在应力过大时容易 使该前轴100失效。另外,在该第一圆弧过渡处14及第二圆弧过渡处15 处同样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而造成该前轴100失效。因此,本发明 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在该前轴100相应的位置增加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通 过锻造而与该前轴100一体成型,以提高该前轴100的刚度、强度,防止 该前轴100由于应力过大而失效。
该第一加强筋5竖直地固定于该本体1的侧壁上。该第一加强筋5的 厚度为10-30mm。
所述第二加强筋7固定于第二圆弧过渡处15的本体1的侧壁上,且 所述第二加强筋7关于第一加强筋5对称。所述第二加强筋7的厚度为 1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8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油低消耗的防粘纸制备方法
- 下一篇:硅胶表面贴合TPU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