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3号及其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6417.8 | 申请日: | 201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浦冠勤;郭大磊;王文兵;汤欣欣;孙兴鲁;秦启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63;C12R1/9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纹 夜蛾 基因工程 病毒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 一种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其特征是对野生型病毒SpltMNPV 进行缺失和重组得到的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3号,其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V201116;分类命名: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3号(SpltMNPV-Δegt-Pph-egfp-Pie-1-BmK ITa1);在其基因组中缺失了egt基因即蜕皮激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在缺失egt基因的位点处,插入由野生型病毒即早期基因 ie-1启动子控制的东亚钳蝎毒BmK ITa1基因和由野生型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ph启动子控制的标记基因即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
2. 一种构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3号(SpltMNPV-Δegt-Pph-egfp-Pie-1-BmK ITa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重组质粒 pSK-Δegt-Pph- egfp
以SpltMNPV 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出同源重组臂egt上游非编码端序列Egt up和 egt3′端的1055bp序列以及下游非编码端序列Egt down;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分别经Kpn I /Xho I, Xba I/ Sac I双酶切后依次克隆到载体pBluescript Ⅱ SK(+)上,获得中间质粒pSK- Egtup- Egtdown;
在上述两个片段之间,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插入SpltMNPV 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启动Pph控制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获得重组质粒 pSK-Δegt-Pph- egfp;
(2)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SK-Δegt-Pph- egfp-Pie-1- BmK ITa1
在BmK ITa1基因前引入AcMNPV BV膜融合蛋白GP64的同系物,SpltMNPV F蛋白的信号肽signalP序列,以SpltMNPV DNA为模板,扩增出signalP序列,并克隆到pBacPAK8上得到pBacPAK8-signalP;将AcMNPV的即早期基因ie-1启动子克隆到pBacPAK8-signalP中,得到中间质粒pBacPAK8-Pie-1-signalP;
以pMD18-BmK ITa1为模板,PCR扩增出BmK ITa1片段并克隆到pBacPAK8-Pie-1-signalP中,得到pBacPAK8-Pie-1-signalP- BmK ITa1;
以Sma I和Xba I双酶切,切下Pie-1-signalP- BmK ITa1片段并插入到pSK-Δegt-Pph-egfp 中egfp基因和egt3’非编码端之间,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SK-Δegt-Pph- egfp-Pie-1- BmK ITa1;
(3)共转染、纯化,得到基因工程病毒SpltMNPV-Δegt-Pph-egfp-Pie-1-BmK ITa1
将Psk-Δegt-Pph-egfp-Pie-1-BmK ITa1和SpltMNPV 基因组DNA共转染斜纹夜蛾SpLi细胞,通过基因等位交换,获缺失egt基因的,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标记的,病毒感染早期能表达BmK ITa1的重组病毒SpltMNPV-Δegt-Pph-egfp-Pie-1- BmK ITa1;
经多轮荧光斑法纯化,得到纯的重组斜纹夜蛾基因工程病毒3号(SpltMNPV-Δegt-Pph-egfp-Pie-1-BmK ITa1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4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柔动干式血浆解冻箱
- 下一篇: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