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测试用折射液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4193.7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龚秀明;吴时彬;胡明鹏;景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G01L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顾炜;卢纪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测试 折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常见光学玻璃测试用的折射液,特别适用于熔石英玻璃测试用折射液,且稳定无害。
背景技术
在测试光学玻璃的均匀性、应力双折射等性质时,需要根据玻璃的折射率值涂抹与之相匹配的折射液。目前常见的折射液是由煤油、α-溴代萘,二碘甲烷、二碘甲烷的硫磺饱和溶液等配制而成。这些溶液大多数都有中等强度的毒性,如α-溴代萘的LD50是810mg/kg(大鼠,经腹),二碘甲烷LD50是403mg/kg(大鼠,经腹),基本属于中等毒性物质。煤油有较大的气味,而且挥发性较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93378.7公开了《环保化折射液》,用于光学玻璃的均匀性、应力双折射的测试。其特征在于:采用丁香油和大豆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配制不同折射率的折射液,其折射率范围是1.471~1.5410,不能用作高精度测试熔石英玻璃的匹配液。
期刊《地质论评》第22卷第4期刊登了文章《折光率(n22℃=1.402~2.004)浸油配制方法》。该文章分三个系列分别配制折射率为1.402~1.450、1.450~1.630及1.630~2.004的折射液,由煤油(或汽油)的蒸馏物、α-氯代萘、二碘甲烷、三溴化砷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而成。
以上报道的折射液配制方案中,都有挥发性强、气味较重的丁香油或煤油,稳定性欠佳。另外,环保化折射液的折射率范围较窄,不能作为高精度测定熔石英(Nd=1.4584~1.4587)时的匹配液。
综上所述,未见稳定无毒且可用于高精度测量熔石英玻璃的折射液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玻璃测试用折射液,能与熔石英玻璃折射率相匹配的折射液,采用肉豆蔻酸异丙酯或肉桂酸乙酯作为折射液,或将两种混合配制而成,所述折射液的折射率为1.4346~1.5588。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采用肉豆蔻酸异丙酯,得到折射率为1.4346的折射液。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肉豆蔻酸异丙酯与肉桂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0∶23.69混合制得,折射率为1.4587。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肉豆蔻酸异丙酯与肉桂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0∶39.05混合制得,折射率为1.4700。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肉豆蔻酸异丙酯与肉桂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0∶140.06混合制得,折射率为1.5080。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时条件下,肉豆蔻酸异丙酯与肉桂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0∶185.87混合制得,折射率为1.5164。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肉豆蔻酸异丙酯与肉桂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0∶723.59混合制得,折射率为1.5430。
本发明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压、20℃条件下,采用肉桂酸乙酯,得到折射率为1.5588的折射液。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暴露24小时,其折射率变化小于5*10-5,实际无毒且气味小。其折射率范围为1.4346~1.5588,基本涵盖了常用光学玻璃的折射率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肉豆蔻酸异丙酯和肉桂酸乙酯为原料,通过采用二者之间的一种或两种物质混合,得到折射率为1.4346~1.5588的玻璃测试用折射液。
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也称为十四碳酸异丙酯、十四酸异丙酯、豆蔻酸异丙酯、十四酸-1-甲基乙基酯等,其结构式为:分子式是C17H34O2,分子量270.45。该物质为无色无味的液体,不易水解及酸败,可与植物油混溶。熔点为-5℃,沸点为193℃,密度0.8486g/mL,折射率n20/D 1.4346。常用作口红、发膏、唇膏、清洗霜、香粉等化妆品及医用药膏等医药行业的分散剂,亦可作香水定香剂。该物质是高档化妆品的重要添加成份之一,用作化妆品的乳化剂和润湿剂,对皮肤有极好的渗透、滋润和软化作用。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毒性方面,ADI未作规定(FAO/WHO,2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斗状木雕香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多功能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