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3415.3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敬登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B28B1/14;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预制 拼装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以上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开设纵向通孔;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呈柱状叠放,且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通过纵向通孔中所穿设的纵向受力钢筋串接成一体,同时纵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通孔之间的间隙压力灌注浆料层,该纵向受力钢筋安装在施工现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内埋设四根以上的纵向构造钢筋,各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预制拼装块断面面积的0.05~0.30%,且各纵向构造钢筋沿着该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截面的四周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孔为八个,且该八个纵向通孔均布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截面的四周,同时各纵向通孔的截面面积之和为预制拼装块断面面积的20~30%;另外,纵向通孔与纵向构造钢筋相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配有横向受力箍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端部设置有凹槽;相邻的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之间通过凹槽内的压力灌注浆料层粘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灌注浆料层的强度等级比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强度等级高。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确定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几何尺寸;102、配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纵向构造钢筋、横向受力箍筋以及纵向通孔;103、按照101步骤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几何尺寸、102步骤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纵向构造钢筋、横向受力箍筋以及纵向通孔的配置在预制工厂进行机械化流水生产;104、将103步骤预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逐一穿过施工现场所安装的纵向受力钢筋,该纵向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纵向通孔分布相对应;105、向纵向受力钢筋与纵向通孔之间的间隙压力灌注浆料,使得各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与纵向受力钢筋粘结牢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块的接头位置的外围包裹防渗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4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水表的泵座
- 下一篇:包覆硅氧化物的二氧化钛颜料及包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