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1863.X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陶乃群;陶乃峰;李国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浓度 垃圾 渗滤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包括酸化池、气浮池、沉淀池、集水池、厌氧发生池、混凝池、沉淀池、碱化池、吹脱塔、氨吸收塔、硫酸罐、排水井、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其特征在于酸化池一端设有垃圾渗滤液进口,酸化池另一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气浮池进口端,气浮池出口端连接污水管道一端,污水管道另一端连接三通阀一端,三通阀另一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沉淀池I进口端,三通阀第三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污泥浓缩池出口端,所述的沉淀池I污水出口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集水池进口端,集水池出口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厌氧发生器,厌氧发生器污水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混凝池进口端,混凝池出口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沉淀池II,沉淀池II污水出口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碱化池进口端,碱化池出口端通过污水管道连接吹脱塔,吹脱塔顶部通过空气管道连接氨吸收槽,氨吸收槽通过硫酸管道连接硫酸罐,所述的吹脱塔下部通过污水管道连接排水井,所述的沉淀池I、沉淀池II和厌氧发生器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所述的污泥排出口通过污泥管道连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设有污泥泵,污泥泵连接污泥管道一端,污泥管道另一端连接板框压滤机一端,板框压滤机底部设有污水管道回污泥储池,板框压滤机另一端连接污泥输送机输一端,污泥通过输送机另一端输送至污泥车外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化池和气浮池之间的污水管道上设有增压泵,所述的碱化池和吹脱塔之间的污水管道上设有增压泵,所述的集水池和厌氧发生器之间的污水管道设有增压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发生器由一个或多个组成,厌氧发生器之间通过污水管道连接并设有循环回流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化池、沉淀池I、II,厌氧发生器、排水井、污泥浓缩池均半埋与地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发生器之间还设有一备泵。
6.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酸化曝气,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在上升气流剪切力作用下兼有破乳效果,再进行混凝气浮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悬浮污染物质;
第二步、采用升流式的进水方式进入厌氧发生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0天左右,此反应器底部采用正六边形环式进水,进水点是24个下倾斜45度角的DN25-35交错孔,增加上循环回流泵,回流泵进水口取自反应器上清液,出水口采用三通接入厌氧反应器进水口,并采用双向阀门控制,运行时视进水浓度开启循环泵,稀释进水浓度减轻厌氧反应器负荷;没有进水时,定时循环,使厌氧污泥与上清液充分接触,反应器底部用DN200管排泥,排泥管延伸至反应器中心,排泥管进口做45度下斜口,排泥管用双阀门控制,双阀门中间有污泥取样管;污泥管被堵,可用污泥取样管打气疏通,保证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第三步、垃圾渗滤液经过充分厌氧将有机氮充分转化为氨氮,吹脱前需根据渗滤液氨氮的浓度将pH值调至10.0-11.0,气温低时更高,同时还需控制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原水pH值为7.7-8.0之间,故碱度基本上以HCO3的形式存在,当石灰投加量达到15g/L以上时,渗滤液pH值升高变缓。当pH值调到10.0-11.3时,对应的石灰粉投加量为9.25g/L-12.0g/L之间,同时石灰粉的投加量与渗滤液碱度和石灰粉有效成分有关;
第四步、垃圾渗滤液碱化后进入吹脱塔进行吹脱,在试验条件下,当pH值=10.8,水温为24C,气温22C,气液比为3100-3900,氨氮吹脱效率可达95%以上。当气温、水温较高,pH值调在10.5-10.8,气液比>3000,水力负荷提高到4.09-4.68m3/(m2·h)时,氨氮吹脱效率仍能达90%以上。从而达到本技术设计效果。
第五步、经过厌氧吹脱后水质的COD、氨氮大大降低,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COD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再经过A/O、生物塘工艺处理,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保证出水达到综合废水一级A标准排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体积流速在150m3/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8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