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雪莲菌发酵的大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8719.0 申请日: 2011-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2232420A 公开(公告)日: 2011-11-09
发明(设计)人: 何国庆;高洁;阮晖;顾丰颖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23C9/13 分类号: A23C9/13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雪莲 发酵 大豆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雪莲菌发酵的大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藏雪莲菌,又称藏灵菇,由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等益生菌之间的共生作用而形成的共生菌粒,因形如盛开的雪莲,所以称之为西藏雪莲菌,是西藏等地的牧民传统的食品发酵剂。雪莲菌发酵制得的酸奶较普通酸奶,更能促进唾液分泌和肠蠕动,有更强的体内促进作用,它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消除致癌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豆中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而且还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皂甙、多肽、SOD、低聚糖等,对不少疾病有抑制或防治作用。此外,大豆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之一,其发酵产品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北京的酸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进行自然发酵而成,但其口感独特,不具有普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雪莲菌发酵的大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用雪莲菌将豆奶发酵成为适口的大豆酸奶饮品,使成品既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又具有普遍适口性,更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一种用雪莲菌发酵的大豆酸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重量份计,将30-70份豆浆与70-30份牛奶混匀得豆奶混合液,灭菌;

(2)将雪莲菌接入所述的灭菌后的豆奶混合液中,发酵至形成凝乳,过滤,后熟处理得发酵乳;

(3)所述的发酵乳中加入甜味剂和稳定剂,混匀后灭菌。

所述的雪莲菌为我国传统乳制品发酵剂,为白色胶状颗粒,其上附着有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它是由乳酸菌和酵母菌构成的天然存在的共生菌体系,所述的雪莲菌可采集自西藏牧民的家中,采集到的雪莲菌粒直接接种至牛乳中发酵。

所述的牛奶为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的鲜奶、用奶粉、奶油、乳清粉或牛奶的其他组分配置而成的还原奶或全脂、脱脂或半脱脂的牛奶,优选为将脱脂乳粉与水按质量比1∶6-1∶4混合制得。

所述步骤(1)中的豆浆为将豆粉与水按质量比1∶6-1∶4混合,煮沸后冷却制得;或者是大豆浸泡后,与水按质量比1∶5-1∶4混合,磨浆,过滤制得。

所述步骤(2)中发酵的温度为28-32℃,发酵时间为12-24h。

所述步骤(3)的发酵乳中还可以加入适量营养素、益生元和香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稳定剂为乳化剂和增稠剂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单硬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酯、单双甘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和琥珀酸单甘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魔芋胶、卡拉胶、糊精、黄原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和瓜尔豆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3)中灭菌的方法为巴氏灭菌法。

所述雪莲菌的接种比例为2-5%。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述方法制得的大豆酸奶。

本发明以雪莲菌为发酵剂将豆奶发酵成为适口的大豆酸奶饮品,使成品既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又具有普遍适口性,更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大豆浸泡在0.3%的NaHCO3溶液中12h后,用清水洗净,在沸水中热烫3min,进行酶钝化以减少腥味,待冷却后脱皮按质量比以1∶4的比例补水后放入磨浆机中打磨成浆,用2层纱布过滤2次制成豆浆;

(2)按重量份计,取30份上述豆浆与70份灭菌后的脱脂鲜奶(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的鲜奶)混合均匀得豆奶混合液,灭菌;

(3)将雪莲菌粒以5%接种比例接种于上述豆奶混合液中,置于28℃条件下,发酵24h,形成凝乳;

(4)将上述发酵完的凝乳置于4℃保存24h后熟,以去除发酵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使制品风味趋于协调;

(5)向上述后熟好后的发酵乳中加入10份木糖醇,3份蔗糖脂肪酸酯和2份明胶,混合均质;

(6)灌装,整理,成品,于4℃下保存。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大豆酸奶,奶味浓郁,酸甜适中,有轻微的起泡性及醇香,凝乳结实,活菌数检测≥106cfu/mL。

实施例2

(1)将大豆浸泡在0.3%的NaHCO3溶液中12h后,用清水洗净,在沸水中热烫3min,进行酶钝化以减少腥味,待冷却后脱皮按质量比以1∶5补水后放入磨浆机中打磨成浆,用2层纱布过滤2次制成豆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