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07589.9 | 申请日: | 201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左亚洲;许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13/00 | 分类号: | F02M13/00;F02M25/0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发动机 曲轴 通风 结构 | ||
涉及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增压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有部分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掺杂着机油和水蒸气从燃烧室窜入曲轴箱内。如果这些废气不能及时排走,会造成曲轴箱内压力过高,导致发动机渗油、机油变质等问题,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并且污染环境。目前如何更好的对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仍然是个难题。
特别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由于增压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压力跟增压器的工作与否有关,所以对其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的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当增压器无增压压力时,进气歧管内为负压;当增压器有增压压力时,进气歧管内并不是负压,而是正压。这样使得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真空源极不稳定。
目前,国内外许多增压发动机在油气分离、曲轴箱压力、曲轴箱排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而且无法为曲轴箱引入新鲜空气,曲轴箱内废气不能有效的排出,这些废气混合到机油内,将导致机油过早老化、变质等,从而影响发动机零部件性能和寿命。
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对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并有效排出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以达到对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并排出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包括油底壳、发动机本体、气门室罩盖、进气歧管、涡轮增压器、进气软管、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将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气门室罩盖内部,并且气门室罩盖分别连接到进气歧管、进气软管;所述的气门室罩盖通过外围软管分别连接到涡轮增压器前进气软管上和发动机本体上的进气歧管,从而使得气门室罩盖内部分离后的混合气体根据增压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分别通过两条不同的通路到达燃烧室内,重新进行燃烧。
所述的气门室罩盖与进气歧管之间设有针阀式PCV阀,既保证了曲轴箱内压力始终在系统要求范围内;又保证了在涡轮增压器工作时,进气歧管内的气体不会流入气门室罩盖。
所述的PCV阀集成在进气歧管上,使得空间布置更加合理。
所述的气门室罩盖与涡轮增压器之间设有单向阀,保证了在进气歧管内负压较大时,进气软管的气体不会流入到进气歧管内。
所述的进气软管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单向阀,使得新鲜空气可以流入发动机本体而不会倒流。
所述的气门室罩盖、涡轮增压器、进气歧管、空气滤清器、发动机本体之间通过外围软管连接,成本低廉,安装方便。
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有效的对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使其重新燃烧,避免环境污染;2、在曲轴箱内引入新鲜空气,避免机油变质给发动机带来损害;3、各个零部件的制造加工方便、易实现,而且费用便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单向阀;2、涡轮增压器;3、进气软管;4、空气滤清器;5、进气歧管;6、PCV阀;7、气门室罩盖;8、发动机本体;9、油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根据增压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先到气门室罩盖7内的油气分离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油最终流回到油底壳9,分离后的混合气可通过两条不同的通路到达进气歧管5,但最终都进入燃烧室内重新燃烧;在低速低负荷时,可以有空气滤清器4后的通路补充新鲜空气到曲轴箱内,起到扫气和换气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机油的老化和变质;PCV阀6集成在进气歧管5上,有效利用布置空间。此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增压发动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曲轴箱内保持负压的要求;并且可以有效的排除曲轴箱内的混合气的目的。
本发明包括油底壳9、发动机本体8、气门室罩盖7、进气歧管5、涡轮增压器2、进气软管3、空气滤清器4,其特征在于:将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气门室罩盖7内部,并且气门室罩盖7通过软管分别连接到进气歧管5、进气软管3;所述的气门室罩盖7通过外围软管分别连接到涡轮增压器前进气软管3和发动机本体上的进气歧管5,从而使得气门室罩盖7内,经过分离的混合气体根据增压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分别通过两条不同的通路到达燃烧室内,重新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进前列腺癌风险的遗传性变型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首饰件组合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