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及其制作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667.3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余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15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植入 植骨块 及其 制作 工具 | ||
1.一种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块(8)由从术中减压所获得的碎骨块通过相应的制作工具压实成需要的形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植骨块(8)的头部呈圆锥形、尾部呈平面形、中间两侧面上有锯齿状突起。
3.一种用于制作上述任一权项要求所述植骨块的制作工具,包括带模腔(11)的下模体(1)、带模块(21)的上模体(2)以及压模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形状设计成与上述植骨块(8)的形状一致,模腔(11)的深度根据植骨块(8)的厚度按比例设置,所述上模体(2)与下模体(1)之间设有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限制模块(21)压入模腔(11)的深度,通过将碎骨块填满模腔(11)后将模块(21)压入模腔(11)至两限位结构相接触而得到植骨块(8)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模腔(11)深度与植骨块(8)厚度的比例为2:1—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模腔(11)深度与植骨块(8)厚度的比例为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模体(1)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12),上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定位柱(12)下部的凸边(121),上述上模体(2)的限位结构对应设计成向下凸出且中间带柱孔(221)的凸柱(22),通过所述定位柱(12)套置于柱孔(221)中实现上模体(2)的模块(21)与下模体(1)的模腔(11)对齐配合且当凸边(121)与凸柱(22)相接触时实现限位而得到植骨块(8)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模腔(11)设计成可与下模体(1)分离的模腔块(4),所述下模体(1)中部对应设有定位作用的凸起键(13),所述凸起键(13)的形状与模腔一致,所述模腔块(4)的模腔(11)套置于凸起键(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模体(1)的凸起键(13)一旁设有与凸起键(13)临接的凸台(14),上述模腔块(4)上对应设有与凸台(14)配合的凹位(4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模座(5),上述下模体(1)可拆卸的固定于模座(5)上,所述模座(5)两端设有连接柱(51),上述压模组件(3)安装固定于所述连接柱(51)上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模组件(3)包括固定横杆(31)及带螺纹的紧压杆(32),所述固定横杆(31)架设于上述两连接柱(51)上表面并与连接柱(51)固接,所述固定横杆(31)中间开设有与紧压杆(32)的螺纹配合的螺纹孔(311),所述紧压杆(32)穿过固定横杆(31)的螺纹孔(311)且紧压杆(32)的底部压紧上模块(2)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6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晶闸管在低电压下连续触发电路
- 下一篇:磁水分离型平面磁控溅射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