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792.0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友;张卫;何锡文;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88;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菌酶 分子 印迹 量子 纳米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碲化镉量子点为载体,溶菌酶(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为模板分子,结合分子印迹技术的选择性和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合成的纳米荧光探针,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碲粉(Te)、NaBH4与蒸馏水混合,在氮气保护并搅拌的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制得NaHTe溶液,将制得的NaHTe溶液快速加入到巯基丙酸(MPA)的CdCl2溶液中,用NaOH水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9.0,然后沸水浴加热所述溶液2h,即可制得碲化镉量子点溶液;
2)将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1小时,然后在70℃水浴中加热30分钟,得到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溶液,将dBSA溶液加入到碲化镉量子点溶液中,磁力搅拌24小时,得到dBSA包覆的量子点溶液;
3)在dBSA包覆的量子点溶液中依次加入模板分子溶菌酶、功能单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丙烷、交联剂正硅酸乙酯和氨水,室温下磁力搅拌12小时,通过溶胶凝胶水解聚合反应在量子点形成分子印迹层,即为探针;
4)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探针混合,振荡20-60分钟,离心去除上清液,重新用上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洗涤,重复此过程,直到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模板分子洗净为止,即可制得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BH4与蒸馏水的用量比为45.5mg/mL,Te与NaBH4的摩尔比为1∶19;所述MPA的CdCl2溶液中MPA与CdCl2的用量摩尔比为2.4∶1,Te2-与MPA的摩尔比为1∶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溶液pH的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1.0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血清白蛋白与蒸馏水的用量比为20-40mg/mL;牛血清白蛋白与硼氢化钠的质量比为100∶2-4,变性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与碲化镉量子点溶液的体积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dBSA包覆的量子点溶液、溶菌酶、3-氨丙基三乙氧基丙烷、正硅酸乙酯与氨水的用量比为5mL∶10mg∶60μL∶100μL∶100μ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探针混合的用量比为1ml/1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7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齿条式自锁抱索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无力耦合六维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