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083.7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雷威;张晓兵;李驰;娄朝刚;崔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35/06 | 分类号: | H01J3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射 阴极 阵列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阵列X射线源,涉及平面阵列X射线源的设计、制备及X射线的产生。
背景技术
X射线源在医学影像和工业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而X射线管是X射线影像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所使用的X射线管大都采用热阴极,电子受热获得能量逸出,并被聚焦和加速,最后以很高的能量轰击到阳极。阳极由具有高原子序数的金属构成,当阳极受到高能电子轰击后产生X射线。X射线对不同的生物组织或材料的透射性能不同,因此X射线透视图像可以反映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
由于目前使用的X射线管采用热阴极,其阴极功率损耗较大,不能适应小型化的要求;在X射线影像系统中,图像的分辨率取决于电子束轰击到金属阳极时的束斑大小。由于热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具有较零散的初速度,需要采用复杂的聚焦系统来减小电子束直径。现有X射线管采用透视式阳极或者反射式阳极两种形式,采用图1所示的透射式阳极,阳极的金属层4’较薄,电子7’从靠近阴极的一方高能轰击到阳极4’,所产生的X射线透过阳极金属层4’和基板5’出射,因此在这种工作模式中阳极基板兼做为出射窗口。因为阳极金属层较薄,所以其承受的电流较小。另外透视式阳极的金属层将吸收部分X射线,因此其X射线产生效率降低。
采用图2所示的反射式阳极,电子束7’轰击到阳极靶面9’,X射线8’向阴极方向出射。但是由于热阴极灯丝及聚焦系统的遮挡,大部分X射线不能直接穿过阴极组件出射。为了获得有效的X射线输出,阳极靶面通常与阴极基板呈一定倾斜角,这样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个输出窗口10’,X射线通过输出窗口出射。因为需要设置输出窗口,要求阴极基板与阳极基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限制了X射线管的小型化。同时,倾斜的阳极靶面也限制了阴极电子源的位置,通常使用单电子源或者双电子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它可以用于小型化和便携式X射线诊断仪,也可以应用于阵列X射线源的扫描成像。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其特征在于:该X射线源包括阴极基板、阴极电极、用于发射电子束的场致发射体、反射式阳极靶;其中在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电极,在阴极电极上设有场致发射体,反射式阳极靶位于阴极基板上方且与阴极基板相对设置,反射式阳极靶与阴极基板平行;场致发射体发射出的电子束轰击到反射式阳极靶上,产生的X射线穿过阴极基板出射。
优选的,反射式阳极靶由高原子序数的金属厚板制成,反射式阳极靶为固定阳极。
优选的,场发射体由对X射线吸收较小的纳米材料构成。
优选的,对X射线吸收较小的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
优选的,阴极电极由对X射线吸收较小的金属或导电膜构成。
优选的,所述X射线吸收较小的金属或导电膜为氧化铟锡、铝。
优选的,阴极基板是由含铅量小的玻璃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采用含铅量较小的玻璃做为阴极基板,避免了阴极基板对X射线的吸收。普通的热阴极X射线管相比较,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不需要灯丝加热,提高了器件工作的可靠性;由于不需要灯丝加热,避免了阴极灯丝等部件对X射线的吸收,因此可以采用反射式阳极,X射线通过阴极基板出射。这种工作模式不要求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设置专门的出射窗口,所以可以实现X射线管的小型化。另外,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阳极与阴极基板平行,避免了倾斜阳极对电子源数目的限制,可以实现阵列电子源,进而实现阵列X射线源扫描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透射式阳极的热阴极X射线源结构
图2是采用反射式阳极的热阴极X射线源结构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
图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场发射冷阴极的阵列X射线源中多个场发射电子源结构
其中有:阴极基板1、热阴极灯丝2、电子聚焦槽3、透射阳极金属层4、阳极基板5、管壳6、电子束7、X射线束8、倾斜反射式阳极9、X射线输出窗口10、阴极电极11、场发射体12、平面反射式阳极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