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胸腺素α原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674.2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夫;杨彩霞;韩伟;吴汉洲;高吉青;王世媛;张亭;刘升发;邢金春;李伟;张长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6 | 分类号: | C07K16/26;C07K16/06;C07K19/00;C07K1/22;C12N15/16;C12N15/70;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腺 克隆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胸腺素α原多克隆抗体,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胸腺素α原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在美国,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位列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之后,在女性恶性肿瘤位居第9位。在我国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居第10位,发病率约为7.4/10万。膀胱癌的恶性度不很高,早期诊治的5年存活率为93%,但若不能及时发现确诊治疗,晚期病人的5年存活率仅为6%,死亡率远远大于恶性度高于膀胱癌的其它肿瘤。膀胱癌肿瘤细胞易于种植转移和复发,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因此,定期随访并早期发现复发在膀胱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斌(综述)华立新(审校)膀胱癌流行病学进展,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7(4):469-476)。膀胱癌的诊断以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和膀胱镜活检为金标准。但是尿液细胞学检查,操作复杂,存在着样品收集次数多、量大、耗时长等缺点。检查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阳性率低,对于I,II期病人阳性率不足50%。膀胱镜比前两者诊断率高,但是这种方法为侵入性创伤性检测,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技术设备要求高,同时有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患者不易接受。而CT、B超和核磁共振用于早期诊断,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出现形态变化之后,当肿瘤较小时,容易漏检,且肿瘤的性质不容易判断。如核磁共振只有在病灶大于1cm时才能显示。而且设备昂贵,操作专业性强,不适于推广普及。
肾肿瘤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大约占恶性肿瘤的2%~3%,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达20%,是儿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各地区肾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也较大:①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②男女比例约为2∶1。③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二者最高相差43倍.发达国冢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20%初诊时既已发生转移,30%术后发生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晚期预后较差。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如B超、CT检查发现。目前多数是在健康查体时B超偶尔发现,即所谓偶发癌,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但对于小于2cm的肿瘤诊断有时较困难,与良性肾肿物如囊肿、腺瘤、嗜酸性细胞瘤等鉴别较困难。肾肿瘤标记物对于肾癌的早期诊断、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如核基质蛋白(NMP-22)已经被发现有组织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并且与RCC相关的特异性NMP已经被确认。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 ltransferase,γ-GGT)在疾病状态下,由于参与糖链代谢酶类的活力改变,引起糖链结构异常,这些糖链结构的异常如能反映在体液中,就有可能利用这一异常来诊断疾病。GGT是一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肾脏和小肠等组织。在正常人尿中GGT来源于肾脏,其N-糖链全部带有平分型N-乙酰氨基葡萄糖,而肾细胞癌患者尿中该型明显减少,使GGT和ConA的亲和力增高,因而可用于肾癌的诊断。Yoshida等研究发现在肾癌组织中GGT的糖链结构和正常肾皮质中的不同,且在RCC组织的活性显著增加。GGT的糖链结构在肾癌中的变异有待人们更深入的研究,可能成为诊断肾癌的一种有用的工具。此外,还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丙酮酸激酶M2型同工酶(M2-PK),粘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和脂类相关唾液酸(Lipid-Associated sialic Acid,LASA)等被用于肾肿瘤标记物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特异性标记物用于肾癌的早期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