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7236.5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旭;郭子芳;周俊领;苟清强;李颖;王丽莎;刘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58;C08F4/651;C08F4/649;C08F4/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郑莹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乙烯 聚合 催化剂 组分 制备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和该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含Ti/Mg复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在聚烯烃的工业化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研究核心不外乎在于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等等。而在乙烯的淤浆聚合工艺中,除要求催化剂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外,控制所生产的乙烯聚合物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是十分重要的。在烯烃聚合,特别是乙烯的淤浆聚合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较细的聚合物粒子,这种细粉易产生静电、造成“扬尘”现象,有时还易结块,造成设备管道的堵塞。而控制聚合物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催化剂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得到具有均匀颗粒直径和较好颗粒形态的催化剂,人们通常采用以下的两类方法来制备催化剂。
第一种是将氯化镁等镁化合物溶解在某些溶剂中得到均匀溶液,然后再将该溶液与钛化合物和任选地给电子体混合,通过沉淀的方法得到含镁、钛和任选的给电子体的固体物,并将该固体物用过量的液态钛化合物进行处理后得到催化剂颗粒。例如中国专利CN1099041A、CN1229092等中所公开的。这种传统方法的缺点是催化剂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完全是通过沉淀过程即镁载体成分的重结晶过程来控制的,其稳定性比较难控制。
第二种是将催化剂活性组分直接负载于惰性载体如硅胶等之上,由于硅胶的颗粒直径容易控制,而且颗粒形态较好,因此可得到颗粒均匀的催化剂粒子。但由于载体上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受到限制,因此这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中钛含量较低,聚合活性不高。例如:在专利CN1268520中,以氯化镁、二氧化硅为载体,四氯化钛为活性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MgCl2在四氢呋喃THF中与TiCl4反应,再与经烷基铝处理过的SiO2混合,除去四氢呋喃THF后制得催化剂组分。在用于乙烯聚合时,由于催化剂中的钛含量较低,从而聚合活性较低。因此,这种催化剂体系虽然可用于乙烯的气相流化床聚合工艺,但由于较低的催化活性很难适用于乙烯的淤浆聚合工艺中。
众所周知,在乙烯的淤浆聚合工艺中,除要求催化剂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颗粒分布外,为了生产具有较好性能的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还要求催化剂应具有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即很容易地通过聚合过程中氢分压来调节最终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以得到不同商业牌号的聚乙烯树脂。而上述两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体系的氢调敏感性还不令人满意。
中国专利CN1958620A对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改进,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的催化剂,其具有高活性、粒径均匀、粒径分布窄,较好的氢调敏感性等特点。其以氯化镁为载体,四氯化钛为活性组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MgCl2溶解在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透明溶液,然后在低温下助析出剂硅酯类化合物与TiCl4反应作用,通过缓慢升温析出固体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组分用于乙烯聚合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其氢调敏感性尽管也较中国专利CN1229092A中的催化剂提高较多,但是依旧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氢调敏感性。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溶液,溶解温度为50~90℃;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或溶液形成后加入有机醇化合物,反应一定的时间,得到反应溶液;
(2)在有机钛化合物的存在下,在-30℃~0℃,将上述溶液与钛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有机钛化合物也可以在步骤(1)中的溶液与钛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后加入,并将混合物缓慢升温至50~120℃,固体物逐渐析出并形成颗粒,反应一定的时间后,除去未反应物和溶剂,并采用惰性稀释剂洗涤,得到固体组分;
(3)将上述固体组分悬浮在一定量的惰性稀释剂中,与有机铝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温度为0℃~50℃,反应一定时间后除去惰性稀释剂,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分;所述的镁复合物是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所得到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板真空钎焊工装
- 下一篇:汽车后排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