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及防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5065.2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虎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规划 系统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及防堵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道路交通缺乏规划造成的城市堵车问题日益严重,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最大难题。例如路与路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更适合、路口宽度如何规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可以更通畅、路口各个方向的红绿灯如何设定等。堵车问题整体上可以分为饱和性堵车和非饱和性堵车,饱和性堵车是指道路上车辆太多过于饱和致使道路严重堵车,非饱和性堵车是指车辆的保有量并不是太大,路上车辆也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而依然堵车。而非饱和性堵车实际上是路口的堵车,有时候路上堵车也是路口堵车造成的,原因是路上只有正反两个方向的车流,车辆可以全天候行驶,而路口是众多方向车流的汇聚点,路口就好像一个瓶子的瓶颈,紧紧地卡住了车辆的畅通。那么如何来打破这个瓶颈,实现道路的畅通呢?目前我们通常用的方法有二个:一个是拓宽道路,但盲目的拓宽道路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路口的堵车,往往路上车辆少了,而路口上依然堵车,而且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时增加了大量修路的成本;另一个常用方法是修立交桥、建高架路,效果比较好,但成本太高,而且高架桥的出口和进口附近普遍堵车严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使路口车辆行驶通顺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及防堵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其特征是:将路口设计为阶梯形路口,路口中心范围以外设有多个多重U形回拐车道,所述口前多重U形回拐车道右侧依次设有直行等待车道、直行流水车道和右拐过渡车道。遇红灯的直行车辆需在直行等待车道等待,禁止这些车辆占用直行流水车道。
该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所述多重U形回拐车道为把现有的回拐路口加宽至10-100米,用虚线画出若干个U形回拐车辆的行车道,这样可若干辆车同时往回拐,极短的时间可通过大量的回拐车辆,包括口前多重U形回拐车道、口右多重U形回拐车道和口后多重U形回拐车道;所述右拐过渡车道包括拐前过渡车道、拐中过渡车道和拐后过渡车 道。路口口后设有左向左拐专用过渡车道,专供左向左拐的车辆占用,直行车辆禁止占用左向左拐专用过渡车道,左向左拐车辆与直行车辆在同一绿灯时段行驶。任意两条车道之间的并道过渡车道长度为8-12米,并道车辆的行驶轨迹为三折线,并道过渡车道的始端设有双实线,左侧向右侧并道与右侧向左侧并道情况类同。左向左拐专用过渡车道、并道过渡车道及右拐过渡车道的设置,避免了拐弯车辆与直行车辆发生冲突,可以非常顺畅的在同一绿灯时间内行驶。
一种应用上述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的防堵方法,其特征是:对道路路口进行规划,具体方法如下:
①增大路口道路面积,增加路口行车道数量,路口扩张后的行车道数量N与路上行车道数量n的关系为:N≥n+3,“3”的含义为路口增加的三条行车道,分别为口前回拐车道或左拐车道、直行等待车道和右拐过渡车道;
②对路口各个车道上的车流、人流的通行时间进行规划;
③对路口的直行车辆实行流水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虎,未经王云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