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及防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5065.2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虎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规划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其特征是:将路口设计为阶梯形路口,路口中心范围以外设有多个多重U形回拐车道(2),所述口前多重U形回拐车道(9)右侧依次设有直行等待车道(4)、直行流水车道(5)和右拐过渡车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重U形回拐车道(2)为把现有的回拐路口加宽至10-100米,包括口前多重U形回拐车道(9)、口右多重U形回拐车道(10)和口后多重U形回拐车道(11);所述右拐过渡车道(6)包括拐前过渡车道(13)、拐中过渡车道(14)和拐后过渡车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其特征是:路口口后设有左向左拐专用过渡车道(7),左向左拐车辆与直行车辆共用同一绿灯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其特征是:任意两条车道之间的并道过渡车道(16)长度为8-12米,并道车辆的行驶轨迹为三折线(33),并道过渡车道(16)的始端设有双实线(34)。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的防堵方法,其特征是:对道路路口进行规划,具体方法如下:
①增大道路路口面积,增加路口行车道数量,路口扩张后的行车道数量N与路上行车道数量n的关系为N≥n+3;
②对路口各个车道上的车流、人流的通行时间进行规划;
③对路口的直行车辆实行流水行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对路口各个车道上的车流、人流的通行时间进行规划包括对路口的车流实行二步迂回左拐法、二步迂回直行法、慢道车辆二步迂回左拐法,对路口的人流实行行人二步分段穿行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行驶是对各个路口的绿灯进行设计,使相邻路口直行车辆的绿灯渐次开放,使在直行流水车道(5)行驶的直行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至下一路口都是绿灯,直行车辆在各个路口不需停留达到连续行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二步迂回左拐法为左拐车流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先与直行车流一起跨过路口,第二步穿过路口后沿多重U形回拐车道(2)进行回拐,需要在路口前、路口中和路口后设三重信号灯;
所述二步迂回直行法为直行车流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先右拐,第二步穿过口右多重U形回拐车道(10)后再右拐;所述慢道车辆二步迂回左拐法为左拐慢车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与本向直行信号同步,第二步与右向直行信号同步;所述行人二步分段穿行法为在马路中间增设中心安全岛(32),行人分两步穿过马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行驶包括流水时长分别为1t、1t-2t、2t和大于2t的各种方法,同时包括主干道和次干道上的车辆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流水行驶,以及包括流水行驶的求偶法和求奇法,所述求偶法即主要道路的所有的十字路口之间的时间距离均为t的偶数倍,实现路口纵向及横向的直行对开,实现各个方向直行车辆的最大通行时间;所述求奇法即主干道上,主要路口之间距主要路口时间距离为t的奇数倍,这个位置我们称为奇点,这个位置是设置双向回拐的最佳位置,在这个位置回拐车辆可以在最短的等候时间内回拐,并且当直行流水时长≤2t时,在奇点正反两个方向的回拐车辆可在全部流水时段内无需等待而直接回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交通规划防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行驶包括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上设有环形多级公交体系,所述环形多级公交体系即以城市的纵横主干道为边线把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公交车辆分为多级体系,一级大公交车在主干道上行驶,走大环形路线,只有直行和右拐,没有左拐;二级小公交车在每个区域内行驶,也走环形路线,也只有直行和右拐,根据区域的大小设计小公交的数量及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虎,未经王云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