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毂用铝合金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92551.9 | 申请日: | 201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通;王新春;胡伟;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科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3;B22D18/02;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 地址: | 318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铝合金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轮毂用铝合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轮毂用铝合金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铝轮毂在制作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强度。国外采用的锻造工艺可以获得致密的金属组织,这种铝轮毂的强度是采用一般铸造工艺的铝轮毂的3倍。但锻造工艺需要较精良的生产设备,且成品率只有50%-60%,生产成本较高。铸造工艺虽然在设计上灵活性较大,能够快速成型,但容易形成缩孔、疏松等缺陷,轮毂强度相对较低。
液态模锻工艺综合了两种工艺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其主要特点是在铝液即将凝固或半凝固状态下用冲头加压,使铝进行塑性变形。消除因铝液凝固收缩所形成的缩孔和疏松,获得的液态模锻件没有任何铸造缺陷,其强度相当于锻造所得到的强度,且成本大为降低。
申请号200510009791.5专利所述的“铝合金轮毂合金及制作方法”。成分:铜3.9-4.8%,镁0.4-0.8%,锌0.3%,钛0.15%,镍0.1%,其余为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耐蚀性较差。为了减轻轮毂重量,采用了多方锻造后再模锻的工艺方法。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设备投资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材料及生产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冲击韧性、高耐蚀性的汽车轮毂用铝合金及其制作方法,在保证铝合金轮毂机械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毂用铝合金,该合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Zn 4.5~6.3wt%,Mg 1.4~2.5wt%,Cu 0.5~0.9wt%,Zr 0.12~0.3%wt,Ti 0.05~0.15wt%,Cr 0.05~0.2wt%,Sc 0.1~0.3wt%,其余为Al。
进一步地,该合金各组分中还包含有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Si<0.1wt%,Fe<0.2wt%。
本发明合金中Zn和Mg的含量适中,能够形成强化效果显著的MgZn2相;微量的Ti和Zr能细化铸锭晶粒和改善合金的可焊性,使合金的强度大大提高;少量的Cr与杂质Fe形成(CrFe)Al7金属间化合物,降低Fe的不利因素,而且还能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作为稀土元素兼过渡元素的Sc,能够形成Al3Sc质点,有极强烈的沉淀硬化效果,同时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轮毂用铝合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Al 60-84%、Mg 1.49-2.66%、Zn 4.64-6.49%、AlCu50中间合金1.0-1.8%、AlZr15中间合金0.8-2.0%、AlTi5B1中间合金1.0-3.0%、AlCr2中间合金2.5-10%、AlSc2中间合金5-15%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b、在熔炼炉中将纯Al熔化至760~800℃,依次加入Zn、AlCu50中间合金、AlZr15中间合金、AlTi5B1中间合金、AlCr2中间合金及AlSc2中间合金,待铝熔化后,加入覆盖剂50%NaCl+50%KCl;
c、当铝合金液温度降到740℃后,将预热200-300℃的镁块压入熔池中心,用充分预热的搅拌棒轻轻搅动;
d、用高纯氮气或氩气对铝合金液进行除气,通气5-10min;
e、采用多孔陶瓷板对铝合金液进行过滤;
f、将铝合金液温度调至720℃,静置20min,通过液态模锻模具经液态模锻成型方法制成轮毂。
该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铝液表面加入覆盖剂,不仅能防止铝液的进一步氧化和减少进入熔体的氧化膜,从而提高炉体的纯洁度,而且能减少熔化过程中的吸气。
2.在铝液中加入Zr、Ti和微量的B元素,能形成TiB2质点,使铝液产生显著的细化效果,获得致密的组织,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3.在熔炼过程中轻轻的搅拌,有利于合金成分的充分均匀化,减小偏析形成的几率。
4.采用多孔陶瓷板对铝合金液进行过滤,有效的消除了铝液浇注过程中的氧化物夹杂,使浇注更加均匀、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2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