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榛叶黄酮提取物及其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9400.8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刘利群;邹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5/00;A61P39/06;A61P3/06;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酮 提取物 及其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榛叶黄酮提取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植物材料中的活性成分存在于由细胞壁及原生质体包围的细胞中,其外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细胞内同时存在着蛋白质、脂质化合物、糖类等多种物质,形成黄酮等天然化合物提取纯化的障碍。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采取液相酶(如水相酶)酶解法降解细胞壁、胞间连接物和一些干扰提取的成分,不仅可以缩短提取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近年来,在水相酶催化研究开发的基础发现了一种新的颇具特色的非水介质,即超临界流体。一般认为,在非水体系中,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剂和酶的相互作用类似于酶的天然细胞环境,故有时比纯水中表现出更高活性。而且在非水溶剂中,底物更易解,能得到更高的反应速率,此外还能简化分离过程。但是液相酶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液相酶应用后只能进行灭活处理,昂贵的酶仅能利用一次,致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它们会残留在提取物中,成为新的杂质,而采用固定化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固定化酶载体是不溶于水的材料,如壳聚糖微球、海藻酸钙、聚四氟乙烯膜等,酶被固定化于这些固体材料表面或者内部,使用完成后容易从体系中分离且不对产物造成污染,能够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黄酮等天然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采用溶剂提取法,但是该方法存在大量有机溶剂残留、污染环境、提取物质杂质含量大等缺陷。而且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位于细胞内,外有细胞壁包被,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会受到细胞壁的阻碍,收率较低。近年来,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毒、廉价、化学性质惰性、无溶剂残留、无污染、能保持天然成分活性,是优良的环保型溶剂,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榛黄酮是榛中富含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由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及其苷等成分为特征的多种黄酮类物质组成,它们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有效的防癌,抗氧化,降血脂,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基于榛黄酮独特的生理作用,它的应用价值很高,但是对榛黄酮的提取方法未有报道。目前市场上还未有榛黄酮的生产和销售,因而制约了榛黄酮的应用。
发明人期望获得具有高提取率的榛叶黄酮提取物,并且期望将这种提取物配制成具有优良性能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榛叶黄酮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残留低、无环境污染,收率高,得到的榛叶黄酮杂质含量低,将榛叶充分利用,提高了榛叶的附加值。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的是一种制备榛叶黄酮提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榛叶粉碎成细粉;
2)使上述细粉与和蜗牛酶以重量比约1500∶1的比率混合,得萃取料;
3)使该萃取料装入萃取釜,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萃取混合物,其中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48℃~52℃,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量为37~40kg/h,萃取时间为2.0h~2.5h;
4)、将步骤3的萃取混合物通过减压分离釜,进行二级分离,其中一级减压分离压力为约7.5MPa,温度为45~50℃,二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5MPa,温度为45℃,得榛叶黄酮提取物。
上述提取方法的榛叶黄酮收率可达~6.33%wt,并且该提取物中总黄酮达36%~43%wt,优选约39.2%wt。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的是一种榛叶黄酮提取物,其中包含36%~45%wt的总黄酮。
根据本发明的榛叶黄酮提取物,其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
1)将干燥的榛叶粉碎成细粉;
2)使上述细粉与和蜗牛酶以重量比约1500∶1的比率混合,得萃取料;
3)使该萃取料装入萃取釜,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萃取混合物,其中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48℃~52℃,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量为37~40kg/h,萃取时间为2.0h~2.5h;
4)将步骤3的萃取混合物通过减压分离釜,进行二级分离,其中一级减压分离压力为约7.5MPa,温度为45~50℃,二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5MPa,温度为45℃,得榛叶黄酮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的是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本发明所述榛叶黄酮提取物、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促过饱和物质和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凌草外用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预防鸭瘟的蜂胶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