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焊机电极轮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8254.7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蒋磊;张军;张大森;白立来;宋永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同步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缝焊机电极轮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缝焊机电极轮转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缝焊是电阻焊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常有许多焊点形成连续缝焊。通常两焊件以搭接装配方式压紧在两电极-焊轮之间,当焊件压紧后接通电流,转动电极轮来带动焊件转动进行焊接。在缝焊中,电极轮在工作中温度较高,磨损较为严重,并且通常两个电极轮的磨损程度不一,直接导致两个电极轮的直径不一致。此时,当变频器驱动电机以相同的转速带动电极轮运转时,会导致两个电极轮的线速度不一致,最终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电极轮工作线速度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缝焊机电极轮同步控制方法: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以设定的速度对工件进行焊接;编码器实时检测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并将两者的速度差反馈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根据反馈误差输出PWM控制信号;通过PID控制算法修正,将PWM控制信号转化为控制下层工作电极轮旋转的模拟电压,调节下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与上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保持相同。
上述方法中,以上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作为速度基准,把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的速度差作为系统误差反馈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按照速度与PWM信号占空比之间的线性关系,输出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并依次通过隔离电路、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模拟控制信号,该模拟控制信号驱动变频器改变下层工作电极轮转动的角速度,从而使下层工作电极轮与上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保持相同。
本发明中采用PID算法实现对下层工作电极轮的速度调节,由MCU控制器确定采集编码器信号的更新频率,即时间参数T;由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中的放大倍数确定系统的比例系数P;积分系数I与微分系数D,在软中先暂定为0.1在系统测试过程中,根据电极轮的具体情况,由操作者再进行更新。系统以上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作为速度基准,每隔时间T更新编码器采集的速度信息并输入到一个动态序列,进过PID算法计算得到下层工作电极的控制信号大 小,实现下层工作电极轮对上层工作电极轮线速度的跟踪,采用PID算法使得下层工作电极轮的控制信号波动小,稳定性高。
缝焊机电极轮同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串口通讯电路、MCU控制器,隔离电路、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变频器、编码器、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控制面板通过串口通讯电路与MCU控制器连接;MCU控制器输出至控制隔离电路,再经过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输出至变频器;变频器驱动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运转;编码器通过隔离电路与MCU控制器连接。
控制面板设定接收工作电极轮的运转速度;串口通讯电路将速度信息发送到MCU控制器;MCU接收到控制面板设定的速度参数后,MCU按照速度与PWM信号占空比的线性关系计算输出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至控制隔离电路,再由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输出至变频器控制工作电极轮转动;同时,编码器实时采集上层工作电极轮和下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并通过隔离电路将信号发送到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根据反馈误差输出PWM控制信号,并通过隔离电路输出至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然后通过变频器改变下层工作电极轮的角速度,从而实现下层工作电极轮对上层工作电极轮线速度的跟踪。
本发明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中,通过实时测量上、下层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并以此为依据实时调节下层工作电极轮的角速度,使得上下工作电极轮的线速度保持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在相同角速度情况下,由于工作电极轮的半径不一致所带来的线速度的误差,使得焊接过程更加精确,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示意框图;
图2.本发明的MCU控制电路;
图3.本发明的串口通讯电路;
图4.信号采集与隔离电路;
图5.控制信号输出与隔离电路;
图6.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
图7.系统供电电路;
图8.隔离部分供电电路;
图9.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系统包括控制面板,MCU控制器,工作电极轮,编码器,变频器,串口通讯电路,隔离电路,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电源电路这些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