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6596.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涂江平;张俊;王秀丽;谷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3/22;C09K9/00;C03C17/23;C03C17/32;C08J7/04;C08G7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合 变色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为聚苯胺与三氧化钨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中含有5~80%质量分数的三氧化钨,所述复合薄膜的厚度为50~300nm,所述复合薄膜的表面具有纳米棒阵列形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份体积的含钨元素浓度为1~5mol/L的过氧化钨酸溶液与10份体积的0.01~0.1mol/L苯胺溶液充分混合;
(2)以表面经羟基化处理的ITO玻璃或者表面经羟基化处理的ITO/PET为基底,并将所述的基底垂直竖立并固定于反应容器中,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倒入所述的反应容器中并搅拌;
(3)将1份体积的0.05~0.5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倒入到步骤(2)的反应容器中,搅拌下进行反应;
(4)反应完成后,将沉积有薄膜的基底从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得到聚苯胺与三氧化钨的复合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过氧化钨酸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1~5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基底的背面用胶布遮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容器在0~20℃范围内保持恒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温度控制在0~20℃范围内,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60小时,所述搅拌的速率为100~600rp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120℃,时间为3~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5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堵漏风裂隙的粉料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