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3195.4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葛亮;刘时奎;邱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13/30 | 分类号: | C07D21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丁基 磺酰基 吡啶 氨酸 烷基 制备 方法 | ||
1.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有机溶剂中,在碱作用下,4-吡啶丁醇和甲磺酰氯反应得到甲磺酰吡啶丁醇;
B:将步骤A得到的未经纯化的甲磺酰吡啶丁醇,在碱性条件下,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和N-正丁基磺酰基L-络氨酸烷基酯缩合得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反应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碱的用量为4-吡啶丁醇的1.0-3.0倍当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碱的用量为4-吡啶丁醇的1.0-1.5倍当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甲磺酰氯的用量为4-吡啶丁醇的1.0-5.0倍当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甲磺酰氯的用量为4-吡啶丁醇的1.0-2.0倍当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10℃至30℃,反应时间为10分钟至3h。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0℃至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碱为有机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或吡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腈、甲基叔丁基醚或二氧六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碱的用量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1.0-5.0倍当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碱的用量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1.0-2.0倍当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甲磺酰吡啶丁醇的用量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1.0-2.0倍当量。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甲磺酰吡啶丁醇的用量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的1.0-1.5倍当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0.01-0.10倍当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25℃至100℃,反应时间为4-12小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50℃至80℃。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采用的碱为NaH、K2CO3、Na2CO3或n-BuOK。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或冠醚类化合物。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腈、DMF、THF或二氧六环。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烷基酯为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甲酯或N-正丁基磺酰基-O-(4-(4-吡啶基)-丁基)-L-络氨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31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