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浆机制浆方法及豆浆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7595.4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梁旭;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浆 机制 方法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豆浆机制浆方法及豆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加强,豆浆机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食品加工工具。豆浆机在煮制豆浆时会产生许多泡沫,这是由于生豆浆中含有难以消化并可使人中毒的皂角素和抗胰蛋白酶,皂角素遇热膨胀,产生泡沫浮在上面,为了防止豆浆溢出需要等到泡沫消除后才能继续熬煮,并且要将豆浆煮沸煮透,这些物质才被破坏掉。
现有的豆浆机一般是当泡沫上升并触碰到防溢电极后,发出防溢信号,防溢检测电路检测到防溢信号后给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即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并等待一段时间让泡沫自行消除。然而,泡沫消除过程比较缓慢,浪费豆浆机制浆时间,并且大量的泡沫也会影响口感。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需要有更快捷的豆浆机,因此人们想出向豆浆中添加消泡剂,可以缩短煮浆时间,并且制作出的豆浆没有泡沫,然而消泡剂有严格的剂量控制,对于家庭不太适用,而且长期食用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制作豆浆时产生的泡沫不便于消除,影响煮浆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消泡,并且安全健康的豆浆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机制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以下步骤:S1、打浆:对原料进行粉碎;S2、煮浆:对粉碎的原料进行加热及在煮浆中通过超声波对加热产生的泡沫进行消泡处理;所述消泡处理包括检测泡沫量及当检测到泡沫量异常时通过超声波进行超声波消泡。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25-120KHz。
优选地,每次超声波消泡的时间为10-30秒。
优选地,在所述超声波消泡时停止加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豆浆机主体、及位于豆浆机主体内的对制浆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执行制浆过程的执行模块、驱动执行模块工作的驱动模块、以及煮浆时用于检测泡沫量的泡沫检测模块; 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打浆时对原料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煮浆时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当所述泡沫检测模块检测到泡沫量异常时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通过超声波进行消泡的超声波消泡装置。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消泡装置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5-120KHz。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消泡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及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
优选地,所述豆浆机主体包括盛浆器、及扣装于盛浆器上的机头;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位于盛浆器的底部或位于盛浆器的侧面或自机头延伸至盛浆器中。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泡沫检测模块包括防溢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豆浆机在煮浆时会产生泡沫,泡沫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泡沫量是否异常,若检测到泡沫量异常,则由泡沫检测模块传输信号到控制模块,并由控制模块发出指令,启动超声波消泡装置,通过超声波消泡装置产生超声波来进行快速消泡。本发明的豆浆机制浆方法及豆浆机不仅缩短了豆浆机制浆时间,煮出来的豆浆没有泡沫,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这种利用超声波消泡的方法非常安全,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豆浆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豆浆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豆浆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豆浆机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豆浆机工作流程图。
图中标识:
豆浆机主体1、盛浆器11、机头12、外壳13、内胆14、手柄15、执行模块A、粉碎装置21、电机211、转轴212、刀片213、加热装置22、超声波消泡装置23、超声波发生器231、超声波换能器232、驱动模块B、泡沫传感器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机制浆方法,包括依次进行以下步骤:S1、打浆:对原料进行粉碎;S2、煮浆:对粉碎的原料进行加热及在煮浆中通过超声波对加热产生的泡沫进行消泡处理;所述消泡处理包括检测泡沫量及当检测到泡沫量异常时通过超声波进行超声波消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输送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隧道台车可视化定位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