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铈氯溴化镧闪烁晶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7572.3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史宏声;舒康颖;秦来顺;沈杭燕;柴文祥;郭驾宇;黄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铈氯溴化镧 闪烁 晶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铈氯溴化镧闪烁晶体的制备方法,该闪烁晶体的化学组成为CexLa1-xClyBr3-y,其中0<x<1,0<y<3,具体涉及到起始原料的预处理和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闪烁晶体能够分辨高能射线,在医疗诊断(X-CT,PET,SPECT等)、安全检查(集装箱检查,行包检查等)、油井勘探(油井探测探头)等核辐射探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理想的闪烁晶体应该具有高密度、高光输出、快衰减、物化性能稳定等特点,但是很难有一种闪烁晶体能够同时满足这些特点。1948年由Robert Hofstadter发现的NaI:Tl(掺铊碘化钠)晶体是闪烁晶体领域一个大的突破,该晶体有非常高的光输出,直到现在仍占据着闪烁晶体的大量市场份额。但NaI:Tl晶体发光衰减慢,易潮解和氧化,抗辐照能力差,而且该晶体赖以发光的掺杂剂Tl(铊)毒性很大。NaI:Tl闪烁晶体的发现,同时还推动了碱卤化合物系列闪烁晶体的发展,如CsI:Tl(掺铊碘化铯)晶体、CsI:Na(掺钠碘化铯)晶体等等。这些碱卤化合物系列晶体具有与NaI:Tl闪烁晶体类似的优缺点。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Lu2SiO5:Ce(掺铈硅酸镥)晶体是闪烁晶体领域又一个重要的发现,该晶体的发光衰减快,抗辐照能力强,在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医疗机上已得到大量使用,但该晶体用贵金属镥为原料,而且熔点高(>2000℃)造成生产耗能大,因此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发光离子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会降低其能量分辨能力,另外Lu有放射性同位素,会产生噪音信号,也是一个缺点。
近年发现的掺铈氯化镧LaCl3:Ce、掺铈溴化镧LaBr3:Ce晶体具有优异的闪烁性能,这两种晶体的光输出都很高,而且发光衰减很快。法国的Saint-Gobain圣戈班公司在欧洲、美国和中国都拥有这两种晶体的专利权。
GE公司发现的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闪烁晶体CexLa1-xClyBr3-y同样具有非常优异的闪烁性能。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晶体由氯化镧LaCl3、氯化铈CeCl3、溴化镧LaBr3和溴化铈CeBr3混合配制而成,氯化镧、氯化铈、溴化镧和溴化铈皆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皆为P63/m,这几种晶体由于结构上极度近似,因此能够在任意浓度范围内形成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晶体。
目前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单晶CexLa1-xClyBr3-y的主要制备方法,是将无水的高纯氯化镧、溴化镧和氯化铈或者溴化铈按照一定比例配料并混和在一起,然后将混合后的原料封在石英坩埚中并抽真空封装,再用坩埚下降法进行晶体生长。
晶体组分的均匀性对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晶体来说非常重要。晶体组分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晶体的闪烁性能,尤其是能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以及晶体性能的稳定性。对于组分复杂的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晶体,当涉及到大尺寸单晶时,组分的均匀性对晶体闪烁性能的影响尤其明显。而掺铈氯溴化镧固溶体晶体CexLa1-xClyBr3-y中有两种阴离子Cl-和Br-,又有两种阳离子Ce3+和La3+,实现晶体中组分的均匀分布具有相当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健颈的多功能健身椅
- 下一篇:网络中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