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77074.9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嫒嫒;杜渭松;胡明刚;刘建韬;李超群;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9/167 | 分类号: | C07C49/167;C07C45/5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丙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氟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1,1,5,5,5-六氟乙酰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六氟乙酰丙酮与金属结合成金属-二酮化合物,作为金属有机前驱体,广泛用于沉积生长各种功能薄膜材料,如氧化物超导薄膜、电致发光薄膜、铁电氧化物薄膜等;另外,六氟乙酰丙酮与稀土金属形成的配合物,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发光性能,在发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六氟乙酰丙酮与铕-铽-钆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其发光颜色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具有温敏特性,该性质在温度探测器、生物探针、光纤传感器的热敏探针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除了上述用途,六氟乙酰丙酮作为一种精细化学品,在医药工业、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行业、催化剂和助剂更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还可用于生产胶粘剂、燃料添加剂、镀金属材料、涂料干燥剂、润滑剂和醋酸纤维素的溶剂等。六氟乙酰丙酮在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领域及化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Jones等(JACS, 1956, Vol 78, 2790~2792)报道了采用三氟丙酮与三氟乙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如下图所示:
。
专利名称:Process for purifying 1,1,1,5,5,5-Hexafluoroacetylacetone,公开号US 20020010373 A1,公开日2002年1月24日的美国专利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将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二水合物进行了分离并纯化,在第三步该用浓硫酸为脱水剂,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如上所述,现有的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合成方法不足之处在于:1)采用价格昂贵的三氟丙酮作为原料,造成产品的成本过高;2)反应步骤较长,经缩合,酸化,脱水三步反应,反应收率低;3)在生产过程中需大量的使用硫酸,会产生大量的废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制备工艺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将三氟乙酰乙酸酯与三氟乙酸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40℃~60℃反应5~10小时,进行第一段反应;再将温度升高至120℃~150℃进行第二段反应,边反应边将生成的1,1,1,5,5,5-六氟乙酰丙酮蒸出,得到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粗品,最后将所得粗品经纯化后得到1,1,1,5,5,5-六氟乙酰丙酮精品;其中,三氟乙酸酐与三氟乙酰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5,催化剂为氧化镁或氢氧化镁,催化剂的用量为以三氟乙酸酐为摩尔基数的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廉价的三氟乙酸酐、三氟乙酰乙酸酯为反应原料,大幅降低了产品的成本;2)工艺简单、易操作,反应中过量的三氟乙酰乙酸酯可循环使用,并且反应过程不产生废酸,对环境污染小,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产物进行检测得到的质谱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m/z为40~120段);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m/z为120~210段);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图(m/z为210~290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三氟乙酸酐和三氟乙酰乙酸酯为原料,在氧化镁或氢氧化镁的催化下合成了1,1,1,5,5,5-六氟乙酰丙酮,其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化学式(I)为三氟乙酰乙酸酯;
化学式(Ⅱ)为三氟乙酸酐;
化学式(Ⅲ)为1,1,1,5,5,5-六氟乙酰丙酮;
化学式(Ⅳ)为三氟乙酸酯;
上述反应方程中,R为C1~C12的烃基、芳基或取代芳基;其中,取代芳基为含有吸电子或推电子取代基的芳基;具体的,R为甲基、乙基、苯基、苄基、4-甲氧基苯基或4-硝基苯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