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单晶硅薄片用强脉冲离子束改性为LED衬底的碳化硅材料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6320.9 申请日: 2011-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2285655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高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 高志洪
主分类号: C01B31/36 分类号: C01B31/36
代理公司: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代理人: 杨建新
地址: 5145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单晶硅 薄片 脉冲 离子束 改性 led 衬底 碳化硅 材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强脉冲离子束改性形成的碳化硅材料技术领域,该碳化硅材料应用作为LED衬底。 

背景技术

强脉冲离子束(Intense Pulse Ion Beam, 简称IPIB)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受控热核反应和加速器技术之一而开始发展起来的,其关键部件是高能脉冲发生器、短脉冲成形线和真空二极管;其类型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技术指标为:离子束的注入能量为30~1000kev,束流强度为0.2~150KA,脉冲宽度为20~2000ns,重复频率为0.2~18HZ/min,束斑面积为200 cm2左右。用IPIB注入对工模具表面改性,效果非常显著,注入量只要达到1014ions/ cm2,就能与常规离子注入5x1017N+/ cm2的效果相比拟,效果提高上千倍,工件使寿命延长2~6倍,成本率下降到1元/ cm2以下。此外,IPIB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硅PN结,例如掺杂BF3或PF5可以得到P型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达15%;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用Ti或AL靶,通入O2或N2用IPIB(10~45J/ cm2)轰击后,可收集到5~25nm球状TiO2、TiN或Al2O3纳米颗粒。 

本发明主要看好强脉冲离子束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产生的5~10μm超长注入深度及其射程所及熔化区缺陷消除层对C+注入Si时成核与生长SiC化合物的作用,并对我国Ф12in质优价廉单晶硅(Si)棒加工成大面积Si薄膜,经强脉冲离子束正反两面注入C+形成SiC晶体用于LED衬底的商业价值所吸引。新世纪之初,日本就曾展示过5μm厚的透明硅片;如果采用超薄的金刚石微晶锯片切割,再进行离子束或电子束溅射蚀刻,或者用强激光束聚焦烧蚀工艺我们也肯定能加工出5~15μm厚的硅片。从节省原材料的角度来看,待改性硅片的厚度当然是越薄越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强度要求、成品率和附加成本问题,必须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当今世界上,日本的LED衬底材料以蓝宝石(Al2O3晶体)为主,美国和德国则以碳化硅(SiC)为主,而高质量的商用SiC主要由cree等公司所垄断,价格昂贵且难以提供Ф8in大的SiC。据称,虽然我国已发明了一种厚度为1nm的特殊过渡层,克服了外延层(GaN)与硅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初步形成了蓝宝石、碳化硅和单晶硅衬底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单晶硅对可见光吸收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构思巧妙,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的单晶硅薄片用强脉冲离子束改性为LED衬底碳化硅材料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加工所得的碳化硅材料表面显得特别平整光滑,完全没有机械切、磨、抛加工的损伤痕迹,表面起伏<1μm,表面粗糙度≦0.1μm;Sic晶格质量优异,不吸收可见光。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单晶硅薄片用强脉冲离子束改性为LED衬底的碳化硅材料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单晶硅(Si)加工成薄片状,并置于真空系统的强脉冲离子束靶座前;

(b)、采用石墨(C)作为注入用离子源发射体,置于强脉冲离子束的相应位置,清洁处理真空系统中的所有零部件;

(c)、检查真空系统的加热系统、检测系统、冷却系统、电源系统、水路、油路、气路、磁路和电路是否正常畅道;

(d)、启动真空系统,预抽真空使真空度达8x10-4Pa以上,通入适当氩气 ;

(e)、将真空系统档板遮蔽单晶硅(Si)薄片,启动强脉冲离子束,将含有氧化物和附吸杂质的第一个脉冲轰击在挡板上,以清洗石墨离子源发射体和挡板;

(f)、关闭氩气,移开挡板,开启真空系统机械扫描系统,用多次强脉冲离子束对单晶硅薄片正反二面注入C+,根据Si:C=1:1的剂量控制强脉冲离子束束流密度≦30A/cm2;

(g)、完成强脉冲离子束注入任务后,开启真空系统大功率红外加热器,用800℃的高温退火以消除辐射损伤和残余应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志洪,未经高志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6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