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普查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70085.4 | 申请日: | 201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章军;张建伟;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普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普查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下管线密如蜘蛛网,集合了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污水管、有线电视电缆等各种公用事业公司的地下管线。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过去已建成的地下管网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不善、施工没有完全按照设计图纸等原因,无法提供准确的管线位置图,需要重新对这些管道进行普查,获得这些管道的三维数据。
目前,对于地下管道的普查,主要采用电磁法管线仪探测与普查。技术人员通过管线探测仪在地上进行勘察。但是,管线探测仪探测深度有限,地表10米以下精度比较差,对于地表20米以下的管道基本上无法进行有效勘察。同时,不能获得管线内部的详细数据,对管道内表面的破损、裂纹等缺陷无法有效识别。采用这种方式勘察野外的地下管道,技术人员需要翻山越岭,人工成本高。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人工进入管道实地勘察的方式。这种方式只适合于管径比较大,并且没有流体充满的管道勘察。由于管道环境恶劣,具有有害气体或者突发性洪水等,采用人工进管勘察的方式往往给管道内的工人带来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对地下管道进行有效普查的管道普查设备。
一种管道普查设备,包括:移动载体以及与所述移动载体通讯的控制器;所述移动载体上安装有感知设备,所述感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移动载体于管道中的参数并交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参数获取管道数据,对管道进行普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获取管道内径、厚度、坡度、走向、进口地理位置以及出口地理位置,并根据管道内径、厚度、坡度、走向、进口地理位置以及出口地理位置绘制管道三维图形。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电缆、微处理器、显示屏以及操作部件;所述电缆连接所述控制器和移动载体,用于提供电源和通讯;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并根据所述参数,获取管道数据,根据管道数据绘制管道图形交于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操作部件用于对移动载体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感知设备包括光电编码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移动载体在管道中的行进距离和速度。
优选的,所述管道普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缆上的放线结构,所述放线机构上设置有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通过检测电缆的行进距离和速度实时检测所述移动载体在管道中的行进距离和速度。
优选的,所述感知设备还包括测距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移动载体与管道内外壁的距离;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载体与管道内外壁的距离实时获取管道内径、外径以及厚度。
优选的,所述感知设备还包括数字海拔计,用于获取所述移动载体相对于地面的海拔高度;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载体的海拔高度实时获取管道的海拔高度,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载体的海拔高度和行进距离,实时获取管道的坡度。
优选的,所述感知设备还包括陀螺仪,用于获取所述移动载体在管道中的姿态;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载体的姿态和行进距离,获取管道走向。
优选的,所述感知设备还包括全球定位仪,用于获取所述移动载体的地理位置,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载体的地理位置,获取管道地理位置。
优选的,移动载体为爬行器,所述爬行器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或者履带式爬行机器人。
上述管道普查设备,采用移动载体进入管道,能够进入距地面任意深度的管道进行普查,不受管道深度限制,移动载体上设置有感知设备,感知设备获取移动载体在管道中的参数,交于控制器处理获取管道数据,从而有效对管道进行普查,无需人工进入管道,方便、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管道普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管道普查设备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管道普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管道普查设备内部结构图。结合图1和图2,该管道普查设备包括移动载体100以及与移动载体100通讯的控制器200。移动载体100安装有至少一个感知设备300,感知设备300用于获取移动载体100于管道中的参数交于控制器200,控制器200根据参数获取管道数据,进一步的,控制器200根据管道数据绘制管道图形,对管道进行普查。
该实施例中,移动载体100采用爬行器,爬行器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或者履带式爬行机器人。感知设备300安装于爬行器上。爬行器能够在管道中方便自由行走,不受管道直径等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0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发动机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3D打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