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000.5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博实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5/04 | 分类号: | C07D20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叔丁氧 羰基 碘氮杂环 丁烷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药、农药及其他化学添加剂的中间体。
背景技术
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药、农药及其他化学添加剂的中间体。但目前国内合成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工艺是以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为原料,先上甲基磺酰氯,再用碘化钾在DMSO中150°反应十几个小时制得,工业化手段比较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该合成工艺的产率低下,合成的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纯度较低,且能耗大,原料成本过高,污染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产率高、产物纯度高的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的步骤为:
(1)将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溶解在甲苯中,加入催化剂搅拌20-30min;
(2)在0~20℃,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碘的甲苯溶液;
(3)加热步骤(2)所得的溶液到100~110℃,反应1~4h,薄层色谱法检测反应完全;
(4)待步骤(3)的反应液降温到室温,除去甲苯,加入石油醚冷冻1-2h,过滤、滤液浓缩得黄色油状物;
(5)将步骤(4)所得的黄色油状物减压蒸馏,收集80~100℃馏分,得到无色油状物即1-叔丁氧羰基-3-碘氮杂环丁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为三苯基磷和咪唑;其中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三苯基磷和咪唑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2.2: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甲苯的体积与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比为5-12:1。当甲苯的体积单位为mL时,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单位为g;当甲苯的体积单位为L时,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单位为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碘与步骤(1)中的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2.2: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碘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3~20。当甲苯的体积单位为mL时,碘的质量单位为g;当甲苯的体积单位为L时,碘的质量单位为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加入石油醚的体积与步骤(1)中的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比为10-15:1。其中当石油醚的体积单位为mL时,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单位为g;当石油醚的体积单位为L时,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单位为kg。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为将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溶解在甲苯中,加入催化剂搅拌20-30min;其中催化剂为三苯基磷和咪唑;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三苯基磷和咪唑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5:2.5;甲苯的体积与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比为10:1。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为在0~20℃,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碘的甲苯溶液;其中碘与步骤(1)中的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2:1;碘的质量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5。
优选地, 所述步骤(4)中加入石油醚的体积与步骤(1)中的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的质量比为10:1。
该合成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溶解在的甲苯中,加入三苯基磷和咪唑,在温度0°~20℃下,滴加碘的甲苯溶液,加热到100-110℃反应1-4小时,减压蒸馏取80-100℃馏分(10mmHg)。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制得的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纯度为98.6-99.2%,纯度较高,收率为79-85%,收率较高。而且原料成本较低,使用有机试剂少,污染小,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所用实验试剂均为市售。
反应原料:1-叔丁氧羰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分子式: C8H15NO3,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浅黄色片状结晶,分子量: 17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博实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博实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