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铵膦的纯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0129.5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诸锡云;滕忠华;汪正宏;张旭华;孙青;吴克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30 | 分类号: | C07F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草 纯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品纯化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纯度草铵膦的纯化工艺。
背景技术
草铵膦(一般指草铵膦铵盐,glufosinate-ammonia)是由原德国郝斯特公司(Hoechst.AG)在1978年间开发的除草剂。它的发明有多篇专利公开。以美国专利为代表有:U.S.4168983(1979)、U.S.4264532(1981)、U.S.4499027(1985)、U.S.4599207(1986)、U.S.6539162B1(2002)等。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均没有发表过分离草铵膦和生成的NH4Cl(或其他无机盐如NaCl等)方法的报导,而在大多数合成方法中,合成草铵膦时都生成NH4Cl或NaCl等副产物,例如:
由式中看出,无论是在制备草铵膦盐酸盐过程中,还是在制备草铵膦铵盐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生成的NH4Cl分离,才可获得高纯度的草铵膦。
按照上述专利文献所报导用乙醇或甲醇简单的重结晶的方法,很难达到制备分离得到高纯度草铵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铵膦的纯化工艺,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NH4Cl、NaCl和HCl等无机物分离,得到高纯度的草铵膦产品。
一种草铵膦的纯化工艺,包括:
(1)将草铵膦盐酸盐(I)加入到醇R1OH中,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过滤除去体系中的不溶物,滤液去除溶剂得到草铵膦盐酸盐的酯化产品(II);
(2)将步骤(1)得到的草铵膦盐酸盐的酯化产品(II)加入到盐酸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处理得到草铵膦盐酸盐(III);
(3)将步骤(2)得到的草铵膦盐酸盐(III)加入到醇R2OH中,然后通入环氧乙烷,反应完全后处理得到草铵膦酸(IV);
(4)将步骤(3)得到的草铵膦酸(IV)加入到R3OH中,通入氨气,反应完全后处理得到草铵膦(V)。
上述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步骤(1)中,加入的醇R1OH为过量的,这样保证了草铵膦盐酸盐部分或全部酯化。该步骤中,所述的醇R1OH选自C1-C4的烷基醇,进一步优选的醇R1OH为甲醇或乙醇。通过酯化反应,草铵膦盐酸盐转化为酯的形式,溶解在醇R1OH溶剂中,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为NH4Cl、NaCl等无机盐,在该步骤中,上述无机盐被过滤除去。另外,所述的酯化温度优选为50-150℃;所述的酯化时间优选为0.5-8h。
步骤(2)中的水解反应也可选用其他常规的可实施的水解条件。所述的水解温度优选为50-150℃;所述的水解时间优选为1-8h;水解完成后,为便于产品的析出,可在反应完全后,将酸水脱出,然后加入醇溶剂,在50-100℃条件下搅拌,保证固体产品慢慢析出,所述的醇可选用乙醇、异丙醇等常规醇溶剂。该步骤中,所述的盐酸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30%。
步骤(3)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氧乙烷与草铵膦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5∶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80℃,进一步优选的反应温度为25-50℃;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8h;所述的醇R2OH为C1-C4的烷基醇。
步骤(4)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80℃;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8h;所述的醇R3OH为C1-C4的烷基醇。
上述步骤中,R1OH、R2OH和R3OH中,R1、R2、R3可选用相同的取代基,以便于醇溶剂的回用,减低制备成本。
本发明的草铵膦的纯化工艺步骤简单,得到草铵膦中无机盐含量低,纯度高,且以环氧乙烷分离草铵膦盐酸盐和HCl的方法比传统工艺中采用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更为经济,且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工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0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电解用石墨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攀爬行走双模式仿生猫爪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