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7066.8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海;陈霄;李苗;管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08 | 分类号: | B01J21/08;B01J21/18;C07C9/04;C07C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MyM’1-ySix为活性组分,以S为载体,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比为:5-60∶100;其中y是0.25、0.5、0.75或1,x是1或2;M、M’为第VIII族元素且不相同;活性组分为硅化镍、硅化钴、硅化铁、硅化钼、硅化钨、双组元硅化镍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第VIII族元素包括Ni、Fe、Co、Mo、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S是SiO2、Al2O3、ZrO2、TiO2、分子筛、活性炭、碳纳米管及其复合载体。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以多孔性载体材料担载金属氧化物为前驱体,在流量为10-100sccm氢气气氛下以1-10℃/min升温升至还原温度350-600℃,恒温还原2-5h,在氢气气氛调至200-650℃硅化;用纯度大于99.99%的硅烷与氢气的混合,混合比为5-20vol.%,对还原后样品进行硅化15-60min,硅化完成后在氢气气氛下下降至室温,在惰性气氛下吹扫钝化,即得到相应的高活性和甲烷选择性的金属硅化物甲烷化催化剂。
5.权利要求3所述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以多孔性载体材料担载金属氧化物为前驱体,在流量为10-100sccm氢气气氛下以1-10℃/min升温升至还原温度350-600℃,恒温还原2-5h,在氢气气氛调至200-650℃硅化;用纯度大于99.99%的硅烷与氢气的混合,混合比为5-20vol.%,对还原后样品进行硅化15-60min,硅化完成后在氢气气氛下下降至室温,在惰性气氛下吹扫钝化,即得到相应的高活性和甲烷选择性的金属硅化物甲烷化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浸渍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沉淀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浸渍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沉淀法。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前躯体为:硝酸镍、醋酸镍或乙酰丙酮镍作为镍的前躯体、硝酸铁或氯化铁作为铁的前躯体、氯化钴或硝酸钴作为钴的前躯体、钼酸铵或氯化钼作为钼的前躯体、钨酸铵或钨酸钠作为钨的前躯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前躯体为:硝酸镍、醋酸镍或乙酰丙酮镍作为镍的前躯体、硝酸铁或氯化铁作为铁的前躯体、氯化钴或硝酸钴作为钴的前躯体、钼酸铵或氯化钼作为钼的前躯体、钨酸铵或钨酸钠作为钨的前躯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甲烷化催化剂主要应用于煤制合成气甲烷化获得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70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轮缸的排油装置
- 下一篇:水泵密封件组件结构及其自动化制造机构和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