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载重的动态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50515.6 | 申请日: | 201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载重 动态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设备电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载重的动态测量方法,特别是一种可以通过发动机ECU的即时参数对车辆载重情况进行动态测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车辆载重的测量方法大多采样测力传感器及载重计,安装繁琐且技术要求较高,而且车辆在行驶、颠簸过程中,无疑会对测重的精度及使用寿命产生很大影响,不利于长期使用,需要不定时的检修及更换测重装置,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目前对于一个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运输车队来说,单个车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车队管理者需要即时的掌握每个车辆的运行信息、工作情况,从而方便集中管理整个车队。随着目前机电设备电子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这种车队的智能管理变成了现实。而且众所周知,对于一个运输车队来说,车辆的载重情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管理,因为车辆的载重情况直接涉及到其的运营成本和收益。因此,除了车辆的运行信息、工作情况以外,即时了解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载重情况,对于车队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需求。
可见,寻找新的车辆载重的测量方法、及实现远程智能化的测量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测量方法中设备安装繁琐、设备寿命短且需要不定期检修、及不能即时了解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载重情况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车辆载重的动态测量方法,使对车辆载重的测量变得简单、可靠,且测量精准、同时实现了远程动态即时检测车辆的载重情况成为可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载重的动态测量方法,上述方法是基于车辆内部发动机ECU实现的,关键在于:在ECU的电路结构中增设与ECU的数据总线连接的动态称重管理模块、中间存储器,存储有特定环境条件和标注载重状态下汽车对应运行参数的经验数据库和配套数据向量表模块,行驶道路及环境状态参数参考模块,在以上硬件电路的支持下具体动态测量的步骤如下:
A、在一段路程(X0-Xt)内,启动动态称重管理模块控制、在ECU支持下将对应时间段0-t内相关的即时ti发动机运行参数、行驶道路及环境状态参数发送并存储到中间存储器中,
B、根据与所调取的中间存储器相关参数比对确认ti时刻的发动机输出功率Wi、记录即时速度Vi和得出综合驱动力Fi,将以上数据形成数据组加以标示码存入中间存储器,
C、调用行驶道路及环境状态ti时刻的参数,与标准路面等级、路面水平状态、风速等级通过比对、选配风阻系数Qi、车轮滚动摩擦力系数fi、路面水平倾斜度pi,结合发动机输出功率Wi,即时速度Vi,综合驱动力Fi形成数据组,存入中间存储器,
D、调用相关参数值代入基于动力学和运动学公式,得到ti时刻的加速度Ai,导出车轮的滚动摩擦阻力(m+M)×fi,确定即时载重量Mi,将Mi存入中间存储器,
E、选用ti+dt时刻,重复采用A-D步骤将得到的即时载重量Mi+dt存入中间存储器,
F、反复采用E步骤并将得到的即时载重量Mi+dt存入中间存储器,直至i+dt接近或等于t值,从而在中间存储器中获得一组即时载重量Mi的数据组,
G、对以上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值处理,将结果Mt与标注载重状态下汽车对应运行参数的经验数据库中的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将此Mt作为t时刻车辆的载重值存储至中间存储器中,并借助显示终端显示输出,如果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则发送反馈信号至显示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运用本发明的车辆动态测量方法所得的车辆载重数据精准、可靠,不易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路况影响,同时使得远程检测车辆载重情况成为可能,方便了车队管理者进车辆进行即时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