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比例的驾驶人姿态特征提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50064.6 | 申请日: | 201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池航;张百灵;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比例 驾驶人 姿态 特征 提取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智能交通研究领域,尤其是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
二、背景技术
全球交通事故年度统计报告表明交通事故多数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等。为研发新一代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以驾驶人为中心的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由多传感器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物联网组成,既能实时监控行驶环境和车辆状态,又能实时监控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以驾驶人为中心的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
自动理解并识别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是以人为中心的新一代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驾驶人的行为反映了其驾驶状态,如专注情况、疲劳程度和其它不可预知的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如驾驶过程中的疲劳、吃东西和打电话,将降低驾驶人对周围环境的警惕性,从而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Nadeau等对两组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和不使用手机的驾驶人做了对比研究,其结论为驾驶过程中经常使用手机的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不使用手机驾驶人的两倍。近年来,对驾驶人姿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驾驶人身体的转向,例如前转、后转、左转和右转,而对于驾驶人操作方向盘、操作档位、吃东西和打电话等复杂驾驶姿态的研究却较少。自动理解并识别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关键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取驾驶人姿态特征。目前,尚未有出现基于空间比例的驾驶人姿态特征提取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效地提取驾驶人驾驶姿态特征,以用于以人为中心的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驾驶人行为的理解和识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空间比例的驾驶人姿态特征提取方法,包括步骤:
1)采集车内驾驶人姿态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即滤波;
2)提取驾驶人姿态图像中的肤色区域,并归一化;
3)对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驾驶人姿态图像进行阈值处理,来识别肤色区域;
4)经过阈值处理后的驾驶人姿态图像中只包括驾驶人体的肤色区域,提取驾驶人姿态图像中的肤色区域的边缘;
5):令和1≤i≤n,分别为驾驶人姿态图像中的第i个连通区域的横坐标最小值、横坐标最大值、纵坐标最小值和纵坐标最大值,则第i个连通区域的近似质心坐标为
6)令(x1,y1)、(x2,y2)、……(xn,yn)分别为采用公式(1)计算的驾驶人姿态图像中第一、第二、……第n肤色区域的近似质心坐标,则
第二肤色区域和第一肤色区域的近似质心之间的距离l1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0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