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C衬底的减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6097.3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珂;黄俊;刘果果;李诚瞻;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065 | 分类号: | H01L21/3065;H01L21/30;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c 衬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iC衬底的减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SiC衬底的AlGaN/GaN HEMT 器件,通常需要依靠背孔技术实现源段接地,以减小接地电阻和寄生参数,进而提高器件的性能。要实现背孔接地技术,通常需要依靠机械研磨,实现SiC衬底的减薄。
但是,采用机械减薄存在以下缺点:
1、研磨时间过长,从380um研磨至90um,通常需要5-6小时的粗磨,并且需要8-10小时的细磨,以改善表面平整度;整个研磨耗费昂贵。
2、研磨过程中的横向切削力对正面的器件造成损伤(如图9所示),因为要依靠磨料加磨盘和负载的重力一加快研磨速度,导致器件正面的性能下降。
3、机械研磨往往耗费时间,需要时间经常长达16-20小时甚至更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缩短SiC单晶衬底的减薄时间,避免传统机械研磨过程中剪切应力对AlGaN/GaN HEMT器件性能影响的SiC衬底的减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SiC衬底的减薄方法包括:
匀光刻胶,保护表面制备完成的基于SiC衬底的AlGaN/GaN HEMT 器件;
将所述器件背面向上,将器件用蜡粘贴在托片上;
将粘贴在所述托片上的器件放进ICP刻蚀机腔体进行刻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SiC衬底的减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SiC衬底的减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减薄时间。另外,由于整个衬底减薄过程中没有机械剪切力,器件的性能不会有明显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完成以后的AlGaN/GaN HEMT 器件的示意图;
图2是对图1所示的器件进行涂光刻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器件进行粘片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器件进行刻蚀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器件进行刻蚀后的器件的示意图;
图6为刻蚀结束后溅射Ni掩膜的示意图;
图7 为AlGaN/GaN HEMT器件在等离子减薄以后的表面平整度测试结果的示意图;
图8是对图4进行刻蚀得到的SiC表面;
图9 为常规机械研磨减薄之后的SiC表面,上面有严重的划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C衬底的减薄方法包括:
步骤S1(如图1、2所示)、匀光刻胶,保护表面制备完成的基于SiC衬底的AlGaN/GaN HEMT 器件。光刻胶包括正胶或负胶。当采用正胶时,正胶的厚度约为3000nm-5000nm。匀光刻胶是在150℃时,热板真空加热2-4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匀光刻胶。该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正面的器件和电路。
步骤S2(如图3所示)、将器件背面向上,将器件用蜡粘贴在托片上。蜡选用熔点70℃或熔点120℃的蜡。托片是石英托片或者蓝宝石托片。粘合完毕后,将器件冷却。
步骤S3(如图4所示)、将粘贴在托片上的器件放进ICP刻蚀机腔体进行刻蚀。刻蚀气体包括SF6加O2。刻蚀速率达到800nm/每分钟以上,刻蚀时间为 3-4小时。刻蚀结束时,SiC衬底厚度由380μm减薄至90μm左右。刻蚀后的器件如图5所示。
步骤S4、将刻蚀后的器件进行溅射Ni掩膜处理,如图6所示。
常规SiC 减薄,采用的是机械研磨,碳化硼、金刚石粉等磨料,长时间小磨。由于SiC 本身比较脆,当厚度减薄只100微米以下时极易碎裂;在长时间的研磨过程中,由于横向的剪切力,对器件的造成应力损伤,器件的性能会下降。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等离子体通过刻蚀来减薄SiC衬底,因此,避免了大颗粒磨料的机械划痕,太多的机械划痕将会导致SiC 衬底的碎裂。图7是利用本发明之后的表面平整度的表面测试结果,图8给出了SiC表面的实际情况。虽然会有一些小的缺陷(这是SiC本身的缺陷造成),平整度比较理想。
图9是采用机械研磨后的SiC表面,上面有很深的机械划痕,这些划痕中会吸附磨料颗粒,从而降低背金金属的粘附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