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涡轮真空发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3198.5 | 申请日: | 201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银轩 |
| 主分类号: | F01B29/02 | 分类号: | F01B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涡轮 真空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气压与真空产生压力使水体冲击涡轮、做功的清洁能源技术。
背景技术:
工业、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导致、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干旱缺水、大风暴雨、洪涝灾害等气候异常,开发清洁能源显得十分重要。开发新能源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夕能、波浪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能量的三种方式:能量释放、能量转化、能量守恒。
能量释放:是物质的能量放出是有条件的或达到的程度满足后,才能量释放。
能量转化:是不同种类的能量可以相互能量转化或能量传递的一个过程。
能量守恒:是能量相互转化,传递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获取能量: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来释放的能量、从物质的外部产生的势能或动能来释放的能量。这样获取能量来开发能源。机器是能量释放的工具,同时能量获得转化。气体、水体、植物、动物等物体都是能量转化或传递的工具。能量存在物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能释放能量,人不能创造能量,只能从物质中释放能量,来获取能量,物质的能量释放是有条件或达到程度满足后,才能释放能量就可看到了能量的转化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清洁能源技术、通过真空容器、钢球、螺状形管道、蓄水容器、水体、涡轮、喷嘴等,在大气压强下使蓄水容器内的水体产生一个压力使水体冲击涡轮、运转、做功,清洁能源、替代矿物能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
气压涡轮真空发动机、工作原理如下:
真空容器与钢球容器这二个容器的下端相连通,真空容器与钢球容器的下端与螺状形管道的上端相连通。
螺状形管道的下端与蓄水容器相连通,在大气压强下使蓄水容器内的水体进入喷水管道,阀门,使水体再进入真空容器内的喷嘴喷出水体的冲击力与水体有重力这两个力共同推动涡轮、运转、做功。同时,从钢球容器内的钢球,在自控器的调节下钢球与水体一起,在螺状形管道内向下滚落在蓄水容器内再通过拉出拉箱,将钢球取出,再将钢球容器的门拉开再加入钢球进行循环,可串联成机组。
作为优选:采用螺状形管道,使管道在一定高度内使管道长度增加,为降低大气压水柱的作用。
作为优选:采用钢球与水体从螺状形管道内向下滚落,使管道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才能保持真空容器的真空状态。
作为优选:真空容器内的喷嘴喷出的水体冲击力与水体的重力这二个力,共同推动涡轮、运转、做功。
作为优选:在大气压强下在蓄水容器内的水体产生一个压力使真空容器内形成水体冲击力,冲击涡轮、运转、做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清洁能源,替代矿物能源,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气压涡轮真空发动机是:在大气压强下使蓄水容器内的水体进入喷水管道,阀门,水体再进入真空容器内的喷嘴喷出水体的冲击力与水体的重力这个二力共同推动涡轮、运转、做功。同时,在钢球容器内的钢球,在自控器的调节下钢球与水体一起在螺状形管道内向下滚落在蓄水容器内通过拉出拉箱,将钢球取出后,再将钢球容器的门拉开再加入钢球进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气压涡轮真空发动机、由真空容器1钢球容器2螺状形管道3蓄水容器4关闭、闸门5阀门6从进水口7将这些容器加满水,再将钢球容器2的门12拉开后再加入钢球14将闸门5、阀门6打开后开始起动。
在大气压强下,使蓄水容器4内的水体产生压力进入喷水管道8阀门6水体再进入真空容器1内的喷嘴9将水体喷出水体的冲击力、冲击涡轮10与水体的重力,这二个力共同推动涡轮10运转、做功,同时从钢球容器内的钢球14向下滚落时,在自控器11的上下沉浮运动的调节下使钢球14按一定速度,钢球与水体,在螺状形管道3内向下滚落在蓄水容器内,通过拉出拉箱13取出钢球14后再将钢球容器2的门1拉开后再加入钢球14钢球容器进行循环。钢球14在螺状形管道内向下滚落螺状形管道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可保持真空容器内的真空状态,使水体具有冲击力。
部件:
真空容器1 钢球容器2 螺状形管道3 蓄水容器4 闸门5
阀门6 进水口7 喷水管道8 喷嘴9 涡轮10
自控器11 门12 拉箱13 钢球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银轩,未经陈银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割机割刀的简易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GPS导航割草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