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1512.6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新;甘礼社;朱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56;A61P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丹酚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药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纯度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作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已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显著的疗效已得到临床上的广泛认可。丹参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丹酚酸具有广泛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在已知酚类化合物中丹参酚酸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又以丹参酚酸A(简称丹酚酸 A)抗氧化活性最强。丹酚酸A具有良好的脂溶和透膜能力,与丹参中大部分酚酸类物质相比,其细胞渗透能力更强,生物利用度更高。因此,丹酚酸A具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
但是,在丹参中的丹酚酸A的天然含量极低(约为丹参药材的0.01~0.06%),从丹参中提取丹酚酸A不仅原药材成本过高,分离纯化难度也大,严重制约着该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其产业化的瓶颈。
近年来为解决丹酚酸A的来源问题,人们尝试从丹参中对丹酚酸A进行转化,发现通过丹酚酸B的降解可以得到一定量的丹酚酸A,而丹酚酸B也是丹参中重要的有效成分。如中国专利200710001055.4公开了一种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对丹酚酸B降解处理而获得丹酚酸A。由于丹参中还含有重要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如丹参酮IIA、隐丹参酮等,显然,以牺牲丹参众多的有效成分而仅仅获得丹酚酸A的做法不符合科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的理念。此外,丹参这味药材用途很多,很多中成药如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等均需用丹参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的丹参药材。
此外,在相关学科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丹参的栽培并不很容易,丹参喜生长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的地方,生长最适温度为20~ 26℃,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其根系发达,怕旱又忌涝。丹参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种植。平地要作排水沟;山地、岭地宜选向阳的低山坡,坡度不宜太大,10~30 度较好,土壤pH 值为6.5~7.5 之间。而且丹参不宜连作,通过对1~ 4年不同连作年限地块丹参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发现,连作严重危害丹参生长,主要表现在6~ 9月份生长期枯苗率大幅度上升,地上、地下部生长量下降,根系数量、直径和长度减小,产量降低,根系外观畸形,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丹参的产量。
因此,丹参的栽培状况以及其众多的用途注定会使丹参供不应求,近年来丹参的价格飙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要使得丹酚酸A的制备水平达到产业化,必须寻找新的资源来解决丹酚酸A的来源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获取丹酚酸A新来源,以及从中获得高纯度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既解决丹酚酸A的来源问题,同时也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利于产业化生产高纯度丹酚酸A的工艺方法。
这种高纯度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紫草为原料,通过水加热提取及酸调转化、树脂吸附、洗脱分离和纯化浓缩工序获得高纯度丹酚酸A。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2)转化,(3)分离,(4)纯化;
(1)提取:将药材紫草根及根茎的切片在温度为70~100℃的水中加热至少提取二次,合并过滤后获得提取液;
(2)转化:将提取液适度浓缩,并以浓度为0.1~2mol/L的无机酸调节pH值至1-6,在100℃下回流反应;或将浓缩液置于高压釜中加热反应,获得含有高浓度丹酚酸A的转化液;
(3)分离:将转化液用填充了非极性、弱极性或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柱进行吸附,待吸附平衡后,用水进行洗脱除去杂质,然后以水/醇溶剂系统洗脱分离,收集3~5个柱体积后即获得含丹酚酸A的洗脱液;
(4)纯化:将此洗脱液经浓缩后上聚酰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P、C4、C8或C18键合相硅胶柱制备,以水/醇溶剂系统洗脱,或以液滴逆流色谱纯化,收集含有高纯度丹酚酸A的流份,经浓缩干燥后得到高纯度丹酚酸A产品。
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中的任一种酸;回流状态下反应时间为2~24小时;在高压釜中的加热反应条件为:温度101~152℃,压力0.1~0.5Mpa,反应时间为0.5~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股导线专用弯圈器
- 下一篇:热固性硅树脂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