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位替换的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0011.6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欣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4C1/16 | 分类号: | B44C1/16;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替换 射出 热转印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双位替换的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通过射出成型的料件,在其射出成型后,通常会为了符合美观、耐刮或甚至是保护等要求,而更进一步于料件表面热转印一层薄膜,因此在生产上必须依序经由前述的二道工艺。
而若为了符合连续且快速生产,将上述二道工艺作整合是必然的。然而在传统的工艺上,热转印与塑料成型仍为各自独立的制造流程或机具,尤其于模内射出成型时,难以一次将热转印膜于料带上裁切出与料件相符的精确外形,以致其料件成品在外观或美观上较不理想,故仍有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双位替换的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其主要是利用二下模相互替换的方式进行;当前者进行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加工时,是先由热转印膜料带上裁切大略的所需面积,再经由换位的动作进行精切来确保料件成品的美观性,且在前者进行精切的动作中,后者即接续进行前述的模内射出、热转印及粗切等加工动作,以达到快速且连续生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位替换的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其步骤如下:
a)准备二下模、以及分别与该二下模相对应的第一成型模具与第二成型模具;
b)将一连续的热转印膜料带,通过该第一成型模具与其相对的一所述下模间;
c)利用该第一成型模具与步骤b)所述下模相盖合而由所述热转印膜料带上切取所需面积,同时进行模内射出及热转印;
d)互换该二下模与该第一、二成型模具的相对位置关系;
e)利用该第二成型模具与步骤c)所述下模相盖合而裁切热转印膜上的余料,同时该第一成型模具与另一所述下模进行步骤b)至步骤c);
f)重复步骤d)至步骤e),以达到连续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图2本发明例举机具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本发明步骤S3的作动示意图;
图5本发明热转印膜料带被裁切后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步骤S4的作动示意图;
图7本发明步骤S5的作动示意图;
图8本发明步骤S6的作动示意图;
图9本发明料件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下模 1
模穴 10
下模 2
模穴 20
第一成型模具3
注料口 30 注料筒 31
切刃 32
第二成型模具4
注料口 40 注料筒 41
切刃 42
基板 5
旋转轴 50
热转印膜料带6
热转印膜 60 余料 61
料件 7
步骤 S1~S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位替换的模内射出及热转印工艺,大致上包括S1至S6等步骤所构成,详述如下:
请一并参阅图1的步骤S 1、及图2、图3所示:首先,准备二下模1、2、以及分别与该二下模1、2相对应的第一成型模具3与第二成型模具4;其中,二下模1、2并列设置于一基板5上,并以同方向的设置而分别与第一、二成型模具3、4相对应,且于二下模1、2上均凹设有能与第一、二成型模具3、4相配合的模穴10、20,藉以能形成如图4所示的料件7。如此,即可如图1的步骤S2所示:将一连续的热转印膜料带6,通过该第一成型模具3与其相对的一所述下模1间,以准备进行模内射出及热转印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白有限公司,未经紫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