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钻杆起下作业地面自动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5579.9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武;刘仁峰;冯燕;周献东;尚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武 |
主分类号: | E21B19/15 | 分类号: | E21B19/15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钻杆 作业 地面 自动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修井作业或钻井作业中所用的油管、钻杆起下作业地面自动传送装置,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修井或钻井的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修井作业和钻井作业,起下油管或起下钻杆的地面的传送工作都是靠人工完成,一个作业井次,几百根油管或钻杆都是靠人抬、靠人滚、靠人拉、靠人摆放完成油管或钻杆地面的传送工作的,每根油管重80-100公斤,每根钻杆重150公斤以上,传送频率高、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在会战期间,工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是筋疲力尽,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人身安全就无法保证,为此伤至四肢的事故经常发生,工人在这繁忙无助的工作中特别期待从这种体力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管、钻杆起下作业地面自动传送装置,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人工传送油管、钻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易发生伤人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控制柜、空气压缩机、液压泵、翻转机构、滑道机构、滚动平台翻转机构,传输机构、调速电机、油管床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机构、滑道机构和传输机构的动力源是空气压缩机和调速电机,油管床升降机构的动力源是液压泵,都是通过设有PLC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的控制柜控制空气压缩机、液压泵、调速电机和执令元件的运行;从井内起出的油管或钻杆滑入滑道机构,通过翻转机构翻入传输机构,又翻入滚动平台翻转机构,通过滚动平台翻转机构翻入油管床上的油管或钻杆滚到油管床的右边自然排列;油管床升降机构的右倾液压缸将油管床上的待往井内下的油管或钻杆升起滚入滚动平台翻转机构,以上述反程序把油管或钻杆翻到滑道机构上,从滑道机构上运至井口完成地面传输工作,整个程序控制,由一个人操纵控制柜的键盘完成。
翻转机构包括滑道翻转机构,传输翻转机构,滑道翻转机构包括设在滑道底座上的两根平行的底部之间有间距的由支撑连接的圆柱形滑道、设在滑道中部的翻转架;传输翻转机构包括矩形传输架、设在传输架左右两边框之间的均匀设置的滚柱,驱动滚柱的调速电机、设在传输架中部滚柱之间的传输左翻转架、传输右翻转架,设在传输架两端的带限位开关的伸缩架。
滑道上的翻转架由两根横撑、设在两根横撑中部之间纵撑,设在纵撑中下部的气缸、设在两根横撑两端垂直向上的对称的管撑组成,左侧管撑的端面为向右斜的斜面,右侧管撑的端面为平面,且管撑从两根滑道直径的中部伸出。
传输翻转机构的左翻转架和右翻转架分别由一根纵撑,设在纵撑两端的垂直向上的立撑,设在立撑端部的斜板和设纵撑中下中部的气缸组成,左翻转的斜板是从右向左斜,右翻转回的斜板从左向右斜。
滑道机构包括滑道底座、设在滑底座下端的滚轮、滚轮轴与滚轮啮合的驱动滚轮、驱动滚轮的调速电机、设在滑道底座上的升降气缸,气缸顶在与滑道底座分体的滑道上。
滚动平台翻转机构包括设在传输翻转机构中部的滚动平台,设在滚动平台前侧两端的且转轴连接两根对称的翻转拨叉、气缸,翻转拨叉之间设有支撑,气缸顶在支撑的中部。
油管床升降机构包括油管床,摆在油管床横向中部的托管、设在托管两端部下部的左倾液压缸,右倾液压缸、电磁阀、设在托管右端部的挡块。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原理可靠、操作方便、把工人从繁重的油管、钻杆起下作业的地面传送工作解放出来,提高了修井或钻井的工作效率。用控制柜操纵盘或遥控器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方便直观,能使传输油管、钻杆工作到位,不会产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图1中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滑道机构6的右视图
图4-图1中滑道翻转机构5的示意图
图5-图4中翻转托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1中的传送机构19的左翻转机构8的示意图
图7-图6中的右翻转机构示意图
图8-图1中托管16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武,未经刘东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传输系统、网关装置以及程序
- 下一篇:高光质太阳能增产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