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棉夹芯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5464.X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伯中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32B19/04;B32B15/14;B32B7/12;B32B37/12;B32B37/06;B32B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棉夹芯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岩棉夹芯复合板,其依序包括面层(2)、夹芯层(4)与背层(6),夹芯层(4)的一面通过第一粘结层(3)与面层(2)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第二粘结层(5)与背层(6)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层(4)由错位排列的岩棉条(41)组成,所述岩棉条(41)一面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3)与所述面层(2)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5)与所述背层(6)固定连接,所述岩棉条(41)中的纤维垂直于所述面层(2)和背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岩棉条(41)厚度为30-150mm,宽度为80-150mm,长度为1-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3)与所述第二粘结层(5)均为PU发泡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U发泡材料由聚醚、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和其它助剂组成,所述其它助剂包括: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二甲氨基乙基醚、三亚乙基二胺、异辛酸钾、二甲基环己胺、硅油、甲基磷酸二甲酯和一氟二氯乙烷,其中聚醚和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1.1-1.5,聚醚和其它助剂的质量比为1∶0.001-0.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3)和第二粘结层(5)的厚度均为2.0-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是金属板,所述背层(6)是铝箔或金属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是铝合金板、铝镁锰合金板或彩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设有向内侧夹芯层(4)方向的返边收口,在返边收口处每间隔250mm-450mm设挂耳孔(7)2-3个。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需要将岩棉板裁剪成具有一定长度的岩棉条;
(2)将PU发泡材料喷涂到面层和背层的内侧;
(3)将岩棉条直立错位放置在面层与背层之间;
(4)在30-50℃温度范围内固化8-12分钟;
(5)根据设计尺寸切割,切割后的复合板在常温下熟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面层和所述背层经脱脂后氧化、喷砂、喷涂或辊涂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面层和所述背层经平板、压纹、压花或瓦轮型工艺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时间为8-24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熟化后的产品进行切口收边加工,在返边收口处每间隔250mm-450mm设挂耳孔2-3个。
14.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岩棉夹芯复合板的应用,将其用于建筑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伯中,未经蔡伯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4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