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或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34429.6 申请日: 2011-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2250081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陈宏博;宋勇;赵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17/04 分类号: C07D417/04;C07D417/12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梅洪玉
地址: 116100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咪唑 烷基 噻二唑 噻唑 噻二唑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对氨基取代的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氨基经氯乙酰氯酰化修饰后,再在不同条件下经环合反应,分别制备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或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噻唑及噻二唑类化合物是唑类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50多年前已发现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药物活性,并合成出抗菌药物乙酰唑胺。近年来,含有氮、硫原子杂环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工业方面,噻唑类衍生物可作为保护青铜文物的缓蚀剂[J.Studies in Conservation,1988,33(2):97-103],矿石浮选剂[P.US 4877518,1989]。在农业方面,噻二唑类衍生物能被植物细胞吸收,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也用于除草剂。在医药方面,噻唑及噻二唑类衍生物,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例如:1,3,4-噻二唑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杀菌活性较高,3,5-二取代的噻二唑类衍生物还可用于抗抑郁、抗焦虑以及具有抗癌活性等。现在这类化合物已经成为研究焦点。 

咪唑类衍生物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电镀、农用杀菌剂及化妆品等领域。在医药行业,咪唑作为生产真菌药克霉唑、益康唑、酮康唑等的中间体[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下)1992]。左旋咪唑为广谱驱肠虫药有人曾将左旋咪唑用于对结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上[J.左咪唑用于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1994,23(4):191-192],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电镀工业上咪唑也可用来生成无氰或低氰电镀的光亮剂,近年来又用于生产去头屑化妆品干宝素。另外还大量生产杀菌剂敌霉唑、施保安、咪唑黄隆和抑霉唑等。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在国内外也大量使用。目前对于咪唑类衍生物的制备,大部分均以咪唑为原料,然后对其进行化学修饰,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由上可见,含有咪唑、噻唑及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应用。然而,关于咪唑烷基联噻二唑及噻唑烷基联噻二唑类化合物却没有收到关注,相关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很少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或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根据硫氰酸根离子的两种共振杂化结构在不同条件下活性不同这一特点,与经修饰的氨基噻二唑类化合物物进行环合,由此制备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或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式(1)、(2)、(3)、(4)、(5)、(6)、(7): 

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式(8)、(9)、(10)、(11)、(12)、(13)、(14): 

R1为氢原子、卤素、烷基、带有取代基的烷基、氨基、带有取代基的氨基、巯基、带有取代基的巯基、羟基、带有取代基的羟基、芳香基、带有取代基的芳香基、乙烯基、带有取代基的乙烯基、炔基、带有取代基的炔基、硝基、腈基、酰基、带有取代基的脂肪酰基或带有取代基的芳香酰基; 

R2为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带有取代基的亚甲基、亚氨基或带有取代基的亚氨基; 

R3为氢原子、卤素、烷基、带有取代基的烷基、氨基、带有取代基的氨基、巯基、带有取代基的巯基、羟基、带有取代基的羟基、芳香基、带有取代基的芳香基、乙烯基、带有取代基的乙烯基、炔基、带有取代基的炔基、硝基、腈基、酰基、带有取代基的脂肪酰基或带有取代基的芳香酰基。 

其中所述的烷基为C1~C10烷基;取代基为卤素、硝基、氨基、烷氧基、乙烯基、炔基、羟基或烷基所取代的基团,在芳香环上的位置为邻位、间位或对位,取代方式为单取代或多取代。 

本发明含咪唑烷基1,3,4-噻二唑或含噻唑烷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氨基取代的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与1~5eq的氯乙酰氯在冰浴下加入到带有尾气吸收及回流装置的容器中,然后逐渐升至室温,搅拌5~12h。反应结束后,产物经重结晶得酰胺,收率10%~9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