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肝菌或红菌的栽培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3424.1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三龙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 地址: | 441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肝菌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牛肝菌或红菌的栽培方法,具体适用于高质量牛肝菌或红菌的低成本培养。
背景技术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红菌属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又名正红菇、真红菇,该菌含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B、D、E、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铁、锌、硒、锰等),具有安神补血等功效。目前,上述两种食用菌仍以野生为主,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204131B,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4月20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褐环粘盖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菌种分离培养;菌种扩繁;无菌苗培育;菌根苗培育以及栽培出菇。虽然该发明能够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实现人工栽培,达到褐环粘盖牛肝菌产业化生产的目的,但其仍有以下缺陷:首先,该发明偏重于强调母种的培养,而对于菌种的栽培则基本没涉及,只强调了菌根苗的间距、苗圃地要消毒这两个要求,而食用菌的产业化生产,不仅母种重要,而且菌种的栽培也很重要,该发明强调的菌根苗的间距、苗圃地要消毒这两个要求远远不能满足菌种栽培的需要,降低了食用菌的出菇率,减少了产量,不利于产业化生产的实现;其次,该发明中食用菌的培养环境为普通的消毒后的苗圃地,而牛肝菌为一种野生食用菌,因而在普通的苗圃地进行培养会降低其质量,使得培养出的牛肝菌的质量较差,其营养价值与口感远不及野生产品;第三,该发明采用蛭石、泥炭与沙组成培养基,不仅营养较少,难以满足食用菌成长的需要,会降低食用菌的质量,而且无法提供食用菌生长所必须的疏松度、温度等外部环境条件,从而降低食用菌的出菇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菇率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出菇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的牛肝菌或红菌的栽培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牛肝菌或红菌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菌种的培育工艺、培养基的制取工艺与菌种的栽培工艺;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培养基的管理工艺;所述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的培育工艺:先在野生的牛肝菌或红菌上采取基因,再用该采取的基因培育母种;
培养基的制取工艺:先将废菌棒、干牛粪、麸皮或玉米粉、石膏、不含油脂的枯叶分别粉碎成8–12毫米大小的粉碎料,再混合搅拌以制得混合料,其中,废菌棒、干牛粪、麸皮或玉米粉、石膏、不含油脂的枯叶之间的重量份比为40–50:5–10:20–25:1–3:10–15,然后将混合料与含有沙子的泥土按1:5的重量比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得培养基;
培养基的管理工艺:先在培养基的周围埋入含糖植物的枯枝,枯枝的深度大于培养基的深度,枯枝的表面和培养基的表面平齐,然后将培养基的表面弄平;所述培养基与含糖植物的枯枝均位于阴凉的环境,该阴凉的环境是宜于野生菌生长的野地或人造野地;
菌种的栽培工艺:先在弄平后的培养基的表面点上母种,再在培养基的表面撒一层石灰以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常温发酵以生长菌丝,发酵温度为10–22℃,发酵湿度为50%–60%,当菌丝的颜色变为白褐色时发酵完成,再将温度升至25–30℃、湿度升至95%以上后便可开始出菇。
所述培养基的制取工艺中,废菌棒、干牛粪、麸皮或玉米粉、石膏、不含油脂的枯叶之间的重量份比为45:7.5:22.5:2:12.5;所述菌种的栽培工艺中,发酵温度为16℃,发酵湿度为55%。
所述废菌棒是培育过香菇或黑木耳的废菌棒。
所述不含油脂的枯叶是指秋天枯萎并落下的阔叶树或落叶树的叶子。
所述含有沙子的泥土中,沙子重量是泥土重量的十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三龙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三龙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