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美拉唑晶E型物质及制备方法与在药品和保健品中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28429.5 申请日: 2011-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2786513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杜冠华;吕扬;陈芊茜;高梅;杨世颖;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01/12 分类号: C07D401/12;A61K31/4439;A61P1/00;A61P1/04;A23L1/29
代理公司: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何文彬
地址: 1000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奥美拉唑晶 物质 制备 方法 药品 保健品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奥美拉唑一种晶E型物质状态,奥美拉唑晶E型样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奥美拉唑晶E型物质作为活性成分的产品,以及奥美拉唑晶E型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奥美拉唑,英文名为omeprazole,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

在英国专利WO2002/085889(公开号)中记载了米拉-娜塔莎·哈夫纳等人发明的“Crystalform of omeprazole”[1]。其中,涉及一种奥美拉唑的物质的新晶形,称为奥美拉唑晶C型。此外,还公开了奥美拉唑晶C型的制备方法,含有奥美拉唑晶C型与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的混合物的药物配方,以及奥美拉唑晶C型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的用途,并将奥美拉唑晶C型与已有报道的晶A型、晶B型作了比较。

在美国专利WO2009/066309 A2(公开号)中记载了Patel,Dhimant,Jasubhai等人发明的“Procee for preparation of omeprazole”[2]。其中,涉及一种制备奥美拉唑及其类似物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可制备得到奥美拉唑晶B型纯品的方法,此外,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制备得到的奥美拉唑晶B型纯品进行了晶型表征。

在英国专利WO2004/076440(公开号)中记载了Y·库马、M·S·康纳、M·普拉萨德发明的“S-奥美拉唑的多晶型物”[3]。其中,涉及了奥美拉唑的的S-对映体的多晶型形式,还涉及制备多晶型形式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S-奥美拉唑的两种多晶型形式,称为“I型”和“II型”,和包含I型和II型的药物组合物。

在英国专利WO99/08500(公开号)中记载了K·勒夫奎斯特、D·诺雷兰德发明的“奥美拉唑的新晶型”[4]。其中,涉及了一种奥美拉唑的新晶型,称之为晶A型。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了奥美拉唑新晶型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含有该新晶型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该新晶型化合物的方法,并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新晶型化合物进行了鉴别。

在中国专利CN1058211(公开号)中记载了阿尼·E·布兰斯特伦等人发明的“改进的合成奥美普拉唑的方法”[5]。其中,涉及了一种奥美拉唑的合成方法,即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和pH基本保持在8.0-8.6左右的条件下,将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硫基]-1H-苯并咪唑(化合物I)与间氯过苯甲酸反应,用NaOH水溶液提取反应混合物,分离水相和有机相,将甲酸烷基酯加到水相中,生成奥美拉唑结晶。

在中国专利CN1136564(公开号)中记载了严益民等人发明的“奥美拉唑盐水合物及其制备方法”[6]。其中,涉及了奥美拉唑盐水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奥美拉唑盐是一种优良的胃酸抑制剂,但因为稳定性不好和残留溶剂毒性较大,使临床应用受到影响。本发明提供的奥美拉唑盐水合物,稳定性好、纯度高,不含毒性残留溶剂,可用于制备静脉注射用的冻干粉剂和口服制剂,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160050(公开号)中记载了葛纪龙等人发明的“奥美拉唑的一种精制方法”[7]。其中,涉及了奥美拉唑的一种精制方法。奥美拉唑制剂的稳定性及产品的纯度受粗品精制方法的影响极大,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精制方法,即将粗品在水或有机溶剂中与强碱反应,得到的奥美拉唑盐溶液经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加入有机溶剂或水搅拌并分批加入固体酸式盐,析出结晶,最终pH为7.0-8.5,过滤,水洗结晶,40℃以下干燥,得奥美拉唑白色结晶。产品稳定性好、纯度高、精制方法简便,宜于工业化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379670(公开号)中记载了R·R·怀特勒等人发明的“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术测量组合物中奥美拉唑异构体的比例”[8]。其中,涉及了采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术(FT-Raman)来测定奥美拉唑的化学组合物的异构体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8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