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6176.8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正;汪龙眠;罗兴章;梁越敢;郭飞宏;郑宾国;张继彪;王曦曦;王家齐;李军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蚯蚓 生态 滤池 效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经过曝气机曝气后,通过布水装置将污水布入从底部至顶部依次由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组成的蚯蚓生态滤池中,该蚯蚓生态滤池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去污处理;其中在一个布水周期内污水分两次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一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表层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二次布水是将污水从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布入蚯蚓生态滤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上方的旋转式布水器完成;所述二次布水通过设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的土壤层与黄沙层之间和/或黄沙层与青石层之间的布水管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或二次布水的水力负荷为0.1~1.1m3/(m2·d),所述旋转式布水器的布水孔的直径为1~5mm;所述二次布水的布水管的布水孔的孔径为0.5~3mm,该布水管上还包裹有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后污水在蚯蚓生态滤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h~4h;所述二次布水后污水在蚯蚓生态滤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h~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布水的时间为10~100min,所述二次布水的时间为5~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一个布水周期且蚯蚓生态滤池排空污水后,蚯蚓生态滤池在干燥环境中停留3h~12h再进入下一个布水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选自生活污水、肉食加工废水、啤酒废水或养殖废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生态滤池的鹅卵石层、青石层、黄沙层和含蚯蚓的土壤层的厚度分别为10cm~30cm、20cm~50cm、40cm~60cm、45cm~7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蚯蚓生态滤池前设有缓冲池,污水的曝气在该缓冲池内进行;所述缓冲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与所述布水装置通过管路相通,该管路上连接有PLC控制系统或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61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山核桃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圈式电声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