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充电控制单元、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接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3711.4 | 申请日: | 201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庄二;丸井智幸;高桥政美;立仙和巳;江原隆文;米泽惠;奈须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H01M10/44;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控制 单元 方法 接收 | ||
1.一种充电控制单元,用于充电装置中,该充电装置包括:电力输出部,其输出充电用的直流电力;多个使用者操作单元,其能够连接到搭载电池的电池搭载装置;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其控制从所述电力输出部向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的电力供应;所述充电装置对所述电池供应电力以进行充电,其中,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对于连接到所述电池搭载装置的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并进行供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输出部包括多个电力单元;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对于连接到所述电池搭载装置的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供应从在所述多个电力单元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电力单元输出的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输出部将来自系统的电力转换为充电用的直流电力并进行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取得由操作者的操作设定的充电模式,基于该充电模式,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取得了所述充电模式时,基于已经设定的充电模式,调整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的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模式包含规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结束时刻的充电计划;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满足所述充电计划的方式,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模式包含请求立即实施所述电池的以指定充电输出容量进行的充电的快速充电请求;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满足所述快速充电请求的方式,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模式包含所述电池的充电率或充电量的值;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满足所述充电率或充电量的方式,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池搭载装置通过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取得表示以单位充电输出容量对所述电池进行了单位时间充电时的充电率或充电量的增加的充电系数或能够计算该充电系数的信息,使用该充电系数控制所述电力的分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系数或能够计算该充电系数的信息,基于在所述电池搭载装置中测定关于所述电池的性能的结果进行更新。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充电装置的外部取得峰值电力的时间段的信息,在所述多个电力单元中按照运转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选择指定个数的电力单元,在所述峰值电力的时间段期间,限制所选择的电力单元的运转。
12.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电力输出部,其输出充电用的直流电力;
多个使用者操作单元,其能够连接到搭载电池的电池搭载装置;以及
充电控制单元,其控制从所述电力输出部向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的电力供应;
该充电装置是对所述电池供应电力以进行充电的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对于连接到所述电池搭载装置的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并进行供应。
13.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是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控制单元执行的充电控制方法,该充电装置包括:电力输出部,其输出充电用的直流电力;多个使用者操作单元,其能够连接到搭载电池的电池搭载装置;以及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其控制从所述电力输出部向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的电力供应;所述充电装置对所述电池供应电力以进行充电;其中,
对于连接到所述电池搭载装置的所述使用者操作单元,分配从所述电力输出部输出的电力并进行供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7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