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1480.3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水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9/44;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行驶 中的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降嘈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
目前技术
目前列车在行驶中都会发出很大的震动和嘈音,不但对车厢产生震动,而且对铁轨周边的环境也产生影响,甚至对铁轨下的混凝土承重结构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大大缩短混凝土承重结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在于在避震块上放有单弧面垫块,单弧面垫块置有T形钢轨,T形钢轨上放上斜内侧面车轮。
有益效果
能比较有效的降低列车在行驶中的震动嘈声,从而能有效的延长混凝土基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正视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 减震降嘈结构中的单弧面垫块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C,图2D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中的T形钢轨截面图和俯视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中的斜内侧面车轮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C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中的垫片正视图
图4A,图4B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中的减震块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4C,图4D分别为本发明的列车行驶中的减震降嘈结构中的固定板正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混凝土基础8左右两边的凸出体7平面上先把减震块6平面上的两孔对准混凝土基础8的凸出体7平面上的两个固定螺栓9套上去后放平,然后再把单弧面垫块5的圆弧面向上,圆弧面上的两孔分别对准混凝土基础8左右两边的凸出体7平面上减震块6上面突出的两个固定螺栓9套上去后放平,此后还在单弧面垫块5的圆弧面上的两个固定螺栓9中间的位置中把T形钢轨2的下平面向下放进去,最后在T形钢轨2的下端的两侧斜平面上把钢轨压板4的上平面向上,中间的孔对准固定螺 栓9,下面的凸出部分对准单弧面垫块5的近边缘处套上去后又套上螺帽3,待两根T形钢轨2之间的位置,距离和高低确定和调正好后拧紧螺帽3正式固定。
而垫片则是根据两根T形钢轨2之间的高低需要与否来决定是否i使用,使用时把其平面上的边缘处两个缺口分别对准固定螺栓9的前后侧面,在单弧面垫块5的下平面下和减震块6的上平面上的空隙中插入定位。
当列车在两根T形钢轨上运行时,本发明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减震块6在车轮经过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减轻和缓和列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力对混凝土基础8的强大冲击和震动。减震块6在车轮经过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直接消音和隔断冲击声在混凝土基础8中的传播,使混凝土基础8尽最大的不和冲击声产生共鸣,从而大大减轻嘈音的产生单弧面垫块5在使用中能有效的避免因混凝土基础8平面上的凸出体7平面前后近边缘处的高低不平,而产生的T形钢轨2在凸出体平面前后两端的高低不平所引起的实际负重力的不平衡,从而大大减少列车在行驶中的震动程度以及嘈音分贝。采用T形钢轨2和斜内侧面车轮1能充分利 用T形钢轨2上端的外侧面和斜内侧面车轮1在接触时的多余面积不接触的特点从而消除多余的侧面摩擦,而大大的减少嘈音的产生。采用T形钢轨2和斜内侧面车轮1能充分利用T形钢轨2上端的平面和斜内侧面车轮1的外圆面的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增加正面摩擦力,以减少列车在爬坡时和制动时斜内侧面车轮与T形钢轨2在两个面上的打滑。采用斜内侧面车轮1的目的是让列车在行驶中换轨时,使斜内侧面车轮1的外围圆面能够很平滑的从原先的轨道面上移开,行驶到另一根T形钢轨2上去,而不会产生内圆凹面车轮在换轨时出现的轻微爬高现象,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列车在换轨时出现的颠簸和嘈杂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水,未经陈海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