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0144.7 | 申请日: | 2011-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侯礼春;彭伟;姚炜;李慧斌;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71 | 分类号: | H01R13/6471;H01R13/02;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DiiVA(Digital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 Audio:中国数字高清接口标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中示出了现有的DiiVA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端子G为接地端子,而端子S为信号端子,字母A所表示的圈表示信号端子对或差分信号端子对。如图1中所示,在连接器的前端,即插接端,信号端子S在上下方向上并无高度上的差异,但是,在连接器的尾部,即固定端,信号端子S在上下方向上存在高度上的差异,如圈A所示。
由于差分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出现变异,致使在固定端的耦合弱化,使得耗散增加,而且还会对相邻差分对信号的干扰增强从而产生串音。
另外,在图1中,信号端子S以及接地端子G同时布置在两个表面上。但是因为受到连接器的宽度的限制,采用如图1中所示的布线方式,现有的DiiVA连接器的结构难以焊接较大线径的线缆。
图2示出了现有的DiiVA连接器中使用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形状的示意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DiiVA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芯体,具有相对的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插接端;固定在所述绝缘芯体上的多个信号端子对,每一信号端子对中的每一个信号端子都从所述固定端延伸到所述插接端;固定在所述绝缘芯体上的多个接地端子,每一所述接地端子都从所述固定端延伸到所述插接端,其中:在所述固定端,所述多个接地端子置于在第一高度的第一排,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对中的至少一对置于在第二高度的第二排,且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对中剩余的信号端子对置于在第三高度的第三排。
有利地,所述连接器为一种DiiVA连接器。
有利地,所述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高度,且所述第三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
有利地,在所述插接端,每一个信号端子对中的信号端子处于相同的高度。
有利地,所述第二排与所述第一排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和所述第三排与第一排之间的距离相同。
有利地,布置在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与布置在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在高度方向上对与对之间彼此错开。进一步地,布置在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多个信号端子对逐对地在第二排与第三排交替布置。
可选地,处于第一排的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一体形成为一个片状接地端子;或者处于第一排的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均与处于第一排的一个片状接地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垂直于该高度方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其中,置于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第一平面上,置于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第二平面上,且置于第一排的所述片状接地端子设置在该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有利地,所述片状接地端子与一个引出端子电连接,该引出端子设置在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上。有利地,所述片状接地端子从所述固定端突出一个特定长度。
或者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芯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插接端之间的本体;且所述固定端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垂直于该高度方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过所述第二平面的至少一个凸台,其中:置于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第一平面上,置于第一排的片状接地端子位于该第二表面上并在第二表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之间,置于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每一对位于凸台的、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且不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凸台的个数为一个,且仅所述片状接地端子的一部分被所述一个凸台覆盖;或者所述凸台的个数至少等于2,且仅所述片状接地端子的一部分被所有的凸台覆盖,置于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中的对应凸台的、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且不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保证差分信号对路径一致,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音干扰;提高使用较大线径的线材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线材的焊接效率,兼顾了生产的可行性以及便利性。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DiiVA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图示出了具体的端子布线方式,右图示意性地描绘了差分信号对之间的高度差异;
图2为现有的DiiVA连接器中使用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形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鳞片-隐晶质混合型石墨选矿工艺
-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文化兽用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