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0144.7 | 申请日: | 2011-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侯礼春;彭伟;姚炜;李慧斌;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71 | 分类号: | H01R13/6471;H01R13/02;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1.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个绝缘芯体,具有相对的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插接端;
多个信号端子对,固定在所述绝缘芯体上,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对中的每一个信号端子都从所述固定端延伸到所述插接端;
多个接地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芯体上,每一所述接地端子都从所述固定端延伸到所述插接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端,所述多个接地端子置于在第一高度的第一排,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对中的至少一对置于在第二高度的第二排,且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对中剩余的信号端子对置于在第三高度的第三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为一种DiiVA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且所述第三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接端,每一个信号端子对中的信号端子处于相同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与所述第一排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和所述第三排与所述第一排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布置在所述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与布置在所述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在高度方向上对与对之间彼此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布置在所述第二排和所述第三排的多个信号端子对逐对地在所述第二排与所述第三排交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处于所述第一排的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一体形成为一个片状接地端子;或者
处于所述第一排的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均与处于所述第一排的一个片状接地端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芯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插接端之间的本体;且
所述固定端包括:
彼此平行相对的、垂直于该高度方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
从所述本体延伸过所述第二平面的至少一个凸台,
其中:
置于所述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上,
置于所述第一排的片状接地端子位于该第二表面上并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之间,
置于所述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每一对位于凸台的、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且不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凸台的个数为一个,且仅所述片状接地端子的一部分被所述一个凸台覆盖;或者
所述凸台的个数至少等于2,且仅所述片状接地端子的一部分被所有的凸台覆盖,置于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中的对应凸台的、与所述第二表面平行且不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垂直于该高度方向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其中,置于所述第二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第一平面上,置于所述第三排的信号端子对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上,且
置于第一排的所述片状接地端子设置在该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接地端子与一个引出端子电连接,该引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或所述第二平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接地端子从所述固定端突出一个特定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1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鳞片-隐晶质混合型石墨选矿工艺
-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文化兽用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