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8739.9 | 申请日: | 201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泰史;中野元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D05B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1.一种缝纫机,包括:上下驱动压布件的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设于针板下侧的固定刀、沿针板往复摆动的可动刀、通过该可动刀和固定刀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机构包括:
切线凸轮,该切线凸轮固定于由缝纫机马达驱动的缝纫机主轴,进行所述可动刀的移动;
杆,该杆具有与所述切线凸轮卡合的卡合部,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切线凸轮卡合,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切线凸轮分离;
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进行所述杆的移动;
支撑轴,该支撑轴将所述杆支撑成能摆动;以及
传递机构,当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卡合位置移动、所述杆以所述支撑轴作为中心进行摆动时,该传递机构将所述杆的摆动朝所述可动刀传递,
所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驱动移动机构和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的共用马达配置于缝纫机立柱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凸轮使所述可动刀在捕捉了所述面线和底线之后,接近所述固定刀而停止,
所述切线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递机构连接,将停止的所述可动刀驱动至切断所述面线和底线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螺线管致动器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表示将所述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指令,来控制所述缝纫机马达、马达、螺线管致动器,
在停止的所述可动刀移动至所述切断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螺线管致动器和马达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螺线管致动器的输出轴后退,且在切断之后使所述压布件上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刀接近所述固定刀时,所述控制装置以至少三个阶段对所述缝纫机马达进行减速。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布件上下驱动机构、移动机构、马达构成收容于所述缝纫机立柱部内的机构部单元。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凸轮具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凸轮槽,
所述凸轮槽具有槽部,所述螺线管致动器驱动时,所述槽部允许所述卡合部背离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固定半径部,所述可动刀接近所述固定刀时,所述固定半径部维持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待机部,所述卡合部卡合时,所述可动刀在所述待机部待机,所述待机部的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宽度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具有按压部,在将所述面线和底线切断之后重新开始缝制时,所述按压部朝着背离所述缝纫机主轴的轴心的方向按压所述卡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7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