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动变速器的液压换挡油缸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8477.6 | 申请日: | 2011-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仇斌;朱家琏;陈全世;江发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61/38 | 分类号: | F16H61/38;F16H6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动 变速器 液压 换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范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变速器换挡的液压换挡油缸。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动变速器换挡靠人工完成,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齿轮的啮合位置,从而改变传动比,达到档位变动的目的。但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在恶劣的交通状况下行车,需要频繁采用手动操作换挡的车辆上,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并要求驾驶员熟练地正确把握换挡时机,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换挡平稳性,增加了操作复杂的程度。
此外,当变速箱安装位置远离驾驶员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实现远距离手动操作比较困难,还增加了操纵传动机构的复杂性。在原有手动变速器的结构上加装电脑控制的自动换挡操作机构,取代原来人工操作档动作,实现机械式变速器的电控自动换挡,不仅能适时地根据车况、路况和驾驶员的主观愿意自动换挡,显降低劳动强度,确保行车安全,而且有良好的节油效果;此外,当变速器安装位置远离驾驶员操作位置的情况下,要实现远距离手动操作,还可简化操纵传动机构的复杂性。这种变速器称为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transmission——AMT)。AMT有两种控制形式:电子机械式和和电子液压式。液压式AMT主要由传感器、电脑模块和执行系统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执行系统包括了液压换挡和选档油缸、油箱、油泵、储能罐、电磁阀等部件;其中换挡油缸直接用来完成改变变速器齿轮啮合位置的动作,从而改变传动比,达到档位变动的目的。
本专利提出了一套用于手动变速器的液压换挡油缸具体装置的结构,该装置专门用作手动变速器液压换挡的直接执行机构,进行改变变速器齿轮啮合位置的动作,实现档位变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手动变速器换挡的液压换挡油缸,其特征在于:主缸体和付缸体由螺栓通过连接螺栓孔连接成换挡油缸体,换挡油缸体两端各固定一个密封端盖,形成液压换挡油缸;在主缸体的中间部位具有KD开口和KU开口,同时在KU开口侧旁加工有一圆形凹坑KY;在主缸体内,在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A活塞及B活塞而组成一个装配式活塞杆,便于活塞上组合密封圈的安装与拆卸;滑动杆的中部有一凹槽,换挡杆穿过主缸体的中间部位的KD开口,换挡杆的球头部分嵌入凹槽中,滑动配合;此外,滑块置于滑杆中部的外表面上的一个平面上,并用螺栓连接在一起,滑块置于KU开口中,并与拨杆连接,拨杆卡入拨盘的圆盘上U字形档位缺缺口中;拨盘的中心有一传感器连接杆,在主缸体的中间部位的KU开口上面的位置传感器安装盖板,传感器连接杆穿过位置传感器安装盖板中心孔后与位置传感器WQ连接;在付缸体中,C活塞与限位杆连接;在A活塞、B活塞和C活塞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组合密封圈;第二组合密封圈和第三组合密封圈;在付缸体与主缸体连接面一端,付缸体内端部有限位杆的位移限位台阶;
所述A活塞、B活塞和C活塞将液压换挡油缸分成A腔、B腔、C腔和D腔。
所述各组合密封圈的外圆周与液压换挡油缸内壁滑动密封。
所述拨盘圆盘上的U字形档位缺口相对其中间位置左右转动时,U字形档位缺口中心线转过的最大角度为换挡杆的移动角α的1/2;即拨盘上的U字形档位缺口绕拨盘中心轴左右转动所处的三个位置分别与换挡杆的I档、空档和II档位置相对应,由于拨盘与位置传感器连接,则位置传感器所显示的档位就是对应的换挡杆的I档、空档和II档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用于手动变速器液压换挡油缸为专门用作手动变速器液压换挡的直接执行机构,进行改变变速器齿轮啮合位置的动作,取代原来人工操作档动作,实现机械式变速器的电控自动换挡,不仅能适时地根据车况、路况和驾驶员的主观愿意自动换挡,显降低劳动强度,确保行车安全,而且有良好的节油效果,也可用于要求油缸提供三个准确位置的其它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换挡油缸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换挡拨盘机构示意图。
图4为组合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手动变速器换挡的液压换挡油缸。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