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花茶种植方法、加工方法及兰花茶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7718.5 | 申请日: | 201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和;唐茂贵;徐清明;张鑫;徐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524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茶 种植 方法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兰花茶种植方法、加工方法及兰花茶。
背景技术
兰花茶,在茶叶采摘时正值兰花盛开时节,茶叶吸附兰花香味故而得名。兰花茶因其蕴含的兰花香味,浸泡后浓浓的兰花香味扑鼻、沁人心肺,给人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
现有技术中,兰花茶的产量完全依靠于天然野生的兰花草,存在较大的地域局限性,在兰花草的盛产区域,兰花茶鲜叶的产量较高,在兰花草的低产区域基本上收获不到兰花茶鲜叶,此外,野生兰花草的分布较分散,兰花茶鲜叶的规模化生产难度较大,上述兰花茶鲜叶受地域局限性的因素导致其总体产量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兰花茶鲜叶通过吸附天然野生的兰花草香味,而野生兰花茶的开花吐香周期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其难以与茶树鲜叶采摘周期相吻合,从而导致兰花茶鲜叶的品质和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兰花茶的追求。
在兰花茶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普通茶叶的加工方案,即鲜叶采摘、鲜叶分级、摊放、杀青、理条、揉捻和烘干工序,该加工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兰花茶的品质特性,采用普通茶叶加工方案难以固定兰花茶的兰花香味,并在浸泡过程中兰花茶中蕴含的兰花香味很难充分散出,从而降低了兰花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兰花茶的种植方法和加工方法,提高了兰花茶的产量和品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应用上述加工方法制成的兰花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兰花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茶树鲜叶吸附兰花草香味。
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的比例为1∶2,兰花草与茶树的行距为0.5m,茶树与茶树的行距为1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兰花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采摘的鲜叶依次经保鲜、杀青、揉捻、烘干、摊凉和兰草香味提取工序制成成品,其中采摘的鲜叶为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的茶树鲜叶。
将采摘的鲜叶按照老嫩程度分级后进行鲜叶保鲜处理,保鲜处理的温度为0-8℃,湿度为85%-95%。
将保鲜处理后的茶叶在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45-155℃,时间为2-3分钟。
将冷却后的杀青茶叶输送至揉捻机中,揉捻机的转速为50-70转/分钟,揉捻时间为6-9分钟,压力为3-4公斤。
将经揉捻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机,在105-115℃温度下烘干18-22分钟。
将哄干后的茶叶输送至摊凉设备摊凉,摊凉时间为10-20分钟。
经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提香机中进行兰草香味提取,提香温度为55-65℃,提香30-60分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兰花茶,其特征在于:将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的茶叶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兰花茶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兰花茶及其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兰花草与茶树的套种栽培种植方法,打破了兰花茶的地域生产模式,实现了兰花茶的规模化生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兰花茶的产量,另外,在套种栽培种,使得兰花草的开花吐香周期与茶树鲜叶采摘周期一致,茶叶充分吸附兰花香味,显著提高了兰花茶的品质。
2,在兰花茶加工方法中,通过鲜叶的低温恒湿保鲜和兰花香味提取工序,促使兰花香味因子在茶叶加工前起到固定作用,并在茶叶加工后有得到提香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兰花茶的品质,满足了消费者对兰花茶的品质需求。
3,该加工方法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兰花茶生产种植方法,将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茶树鲜叶吸附兰花草香味。在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中,采用人工精选兰花草与茶树品种,兰花草与茶树的套种比例为1∶2,即一行兰花草对应两行茶树,兰花草与茶树的行距为0.5m,茶树与茶树的行距为1m,这样兰花草可被茶树的枝叶所覆盖,满足了兰花草喜阴散光的生长环境。在栽培过程中将兰花草的开花吐香周期与茶树鲜叶采摘周期相吻合,以确保茶叶对兰草香的吸附,从而提高兰花茶的品质。
基于上述兰花茶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兰花茶生产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采摘的鲜叶依次经保鲜、杀青、揉捻、烘干、摊凉和兰草香味提取工序,其中采摘的鲜叶为上述兰花草与茶树套种栽培的茶叶。
将采摘的鲜叶按照老嫩程度分级,并按其等级存放在贮叶间中进行恒温恒湿保鲜处理,贮叶间温度控制在0-8℃,湿度为85%-95%,这样有利于兰花草香味因子的有效转化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iFi的声波开锁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ETC自动收费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