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遮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2106.7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戎冈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和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遮阳板 | ||
1.一种车辆遮阳板(101),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阳板主体(103);
非导电性的支撑轴(105),其支撑所述遮阳板主体(103);
安装托架(110),其将所述支撑轴(105)连接到车辆上;
第一导电元件(121)和第二导电元件(122),它们设置在所述支撑轴(105)的邻近所述安装托架(110)的轴端(106)处并且在所述支撑轴(105)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沿所述支撑轴(105)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第一端(121a)从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轴端(106)突出,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第一端(122a)从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轴端(106)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彼此间隔并且在与所述支撑轴(105)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非导电性的分隔部(123,223,224),其插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之间;以及
一对端子(131,132),其将电力供给到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其中
间隙(124)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121a)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2a)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分隔部(123,223,224)之间,
所述支撑轴(105)包括第一段(105a)和第二段(105b),
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二段(105b)能够绕所述第一段(105a)的轴线旋转,
当所述支撑轴(105)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各自接触相应的端子(131,132),并且
当所述支撑轴(105)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隔部(123,223,224)接触所述端子(131,132),从而禁止所述端子(131,132)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的所述第一端(121a)之间的接触,并且禁止所述端子(131,13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2a)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在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上从所述轴端(106)的端面延伸,并且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在所述支撑轴(105)的所述第一段(105a)延伸的方向上从所述轴端(106)的所述端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延伸从而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是板或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分隔区域(125)的长度(d1)大于所述分隔部(123,223,224)的长度(d2),并且
所述分隔区域(125)是长圆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形成所述长圆形区域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123,223,224)包括一对接触部(123a,123b,223,224),
所述接触部(123a,123b,223,224)位于分隔区域(125)的外部,并且
所述分隔区域(125)是长圆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21)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22)的所述第一端(121a,122a)形成所述长圆形区域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和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共和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1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