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200.7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增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车身的车身前部(front body)和车身侧部(side body)之间的车身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机动车辆的除了诸如发动机罩、车门等可打开部分之外的车身被称为车身主体(body shell)。车身主体可以被广义地划分为构成车身的前部的车身前部、构成车身的后部的车身后部(rear body)、构成车身的侧壁的车身侧部和构成车身的下表面的车身底部(underbody)。
在这些车身部分中,车身前部是车身在行驶方向上的前端并且是在运行期间易于承受来自前方的载荷的部分。当车身前部承受载荷时,载荷被传递到车身前部的后方的部分。车身前部与其后侧的车身侧部连接,并且载荷被特别地集中在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的连接部位。因此,要求该连接部位具有能够承受该载荷的刚性。
传统地,在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的连接部位,使用被称为外部构件或外部框架的连接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5130号公报)公开了由外部框架构件使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彼此连接的车身框架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螺栓将形成车身侧部的骨架的车身面板和增强构件与设置在这些构件的车门安装位置的车门铰链上部紧固在一起而增强外部框架构件。专利文献1说明了可以通过将外部框架构件与上述构件紧固在一起来提高车身的耐久强度。
在专利文献1中,外部框架构件以其长度方向与车身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被固定到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因此,可以认为,车身侧部经由外部框架构件从位于车身侧部的前方的车身前部所接收到的载荷具有大致沿着车身的长度方向的方向性。在专利文献1中,车门铰链上部与位于固定外部框架构件的部位的车身侧部、即车身面板和增强构件是通过以与一般车身的结构相同的方式弯曲金属片材而三维地制造的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3中,诸如车身面板等构件是板状并且以朝向车身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然而,在该弯曲构造中,难以想像可以在弯曲方向上实现高刚性,使得车身面板等的抵抗从外部框架构件接收到的载荷的耐久强度可能从结构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身侧部抵抗从前方施加的载荷的结构耐久性并且能够使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更牢固地彼此连接的车身增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增强结构,其包括:侧壁构件,其构成车身的侧壁并且以朝向车身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前车门经由车门铰链被安装到所述侧壁构件;连接构件,其用于在所述侧壁构件的车身外侧将所述侧壁构件连接到所述车身的前部;和增强构件,其沿着所述侧壁构件的上下方向被安装到所述侧壁构件的车身内侧,所述增强构件沿着弯曲的所述侧壁构件弯曲并且增强所述侧壁构件,其中,所述车身增强结构还包括:加强构件,其具有平面部,所述加强构件装配到所述增强构件的弯曲内表面并且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平面部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延伸;和螺栓,其用于将所述连接构件、所述侧壁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和所述加强构件紧固在一起。
通过上述加强构件,即使增强构件被弯曲,也可以从结构上加强增强构件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刚性。对于被安装到增强构件的侧壁构件,提高了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刚性。通过将连接构件与这些构件安装成为一体,可以通过利用车身的侧壁(车身侧部)的高刚性部分使车身的前部(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彼此连接。根据该构造,即使经由连接构件从车身前部接收到载荷,车身侧部也不变形,并且可以防护性地使所接收到的载荷经由车门铰链进一步到达车身的诸如前车门和后车门等后部。从而,根据上述构造,提高了车身侧部抵抗从前方施加的载荷的结构耐久性,并且可以使车身前部和车身侧部更牢固地彼此固定。
在上述车身增强结构中,优选地,设置有两个加强构件;所述车门铰链还与所述侧壁构件一起被安装到所述增强构件;所述两个加强构件在所述增强构件的弯曲内表面处分别被安装到所述车门铰链的安装位置的上方附近和下方附近。
根据上述加强构件,可以可靠地加强侧壁构件和增强构件在车门铰链的安装位置附近的刚性。因此,即使从车身的前部接收到载荷,侧壁构件和增强构件在车门铰链的安装位置也不变形,因此,可以维持车门(前车门)的安装状态。由此,车身侧部从车身前部接收到的载荷不仅经由侧壁构件和增强构件而且经由前车门被传递车身后方。也就是说,在载荷被从车身前方向车身后方传递的过程中,可以减小车身侧部接收到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